关于幼儿疱疹性咽峡炎的症状及护理措施
疱疹性咽峡炎的症状及护理措施
1.疱疹性咽峡炎的病因引起疱疹性咽峡炎的病原是柯萨奇A组病毒,柯萨奇B组病毒亦可引起。柯萨奇病毒感染全年均可发生,只是夏秋季发病率更高。小儿较成人更易感染。2.如何得知孩子患的是疱疹性咽峡炎(1)好发于夏季。主要通过肠道(粪-口)、呼吸道或虫媒传播,如经由污染的手、食品、衣服、用具等传播。苍蝇可为虫媒。2~10岁均可发病,但多见于婴幼儿,可为散发或小流行。(2)急性起病,高热、体温可达39~40℃或更高,约2~5日后下降。婴儿可有呕吐及腹泻,体温高时发生惊厥。(3)烦躁、爱哭闹,吞咽不适,不肯吞咽,流涎增多,年长儿可诉咽痛。(4)病初有咽部充血,1~2天后在咽部出现小疱疹,直径1~2毫米。2~3天后小疱疹破溃形成溃疡,周围有红晕、直径约1~3毫米,数量不定,5~6个或更多。口腔部位黏膜和舌部均可发生疱疹及溃疡。溃疡持续约4~10日。(5)一般无并发症。部分病儿疱疹性咽峡炎反复发作。3.如何看待引起的高热由于有病毒或其他病原感染,孩子身体内的卫兵系统(即免疫系统)就会冲上去消灭它们,在战斗的过程中会产生多种发热物质,从而表现发热。如果侵入的敌人量少或卫兵系统的武器充足,很快就将侵入的敌人消灭,孩子可以不发热;但由于小儿卫兵系统的武器往往不充足,尤其是婴幼儿,必须在战斗中产生,所以就发热明显了。总之,发热并不是坏事,是机体免疫系统调动的具体表现。但是高热会使孩子体内消耗明显增加,增加头颅内的压力,部分婴幼儿发高热会诱发惊厥,故对孩子的发热要科学对待,给予必要的退热措施。4.如何降温(1)对高热的孩子切忌通过过度保暖(多穿衣或多盖被)发汗降温,这样不仅不能降温,反而增加脱水,加重病情,诱发惊厥。发热时应卧床休息,保持周围环境通风和安静有助散热和降低代谢率,多饮水以增加尿排泄而散热。先物理降温,尤其是小婴儿,在物理降温无效时适当使用退热药进行药物降温。
(2)物理降温常用头部冷敷(即用冷湿巾敷于宝宝的额部)、洗温水澡或温水擦浴颈部、腋下及腹股沟置冰袋和乙醇(即酒精)擦浴(降温的乙醇浓度是25%~35%,平时医用的消毒乙醇浓度是75%,所以要用水稀释1~2倍再用)。5、其他注意点:A、孩子患疱疹性咽炎时,应该用一些抗病毒的药物。进食困难的小儿,应适当补液,以防止电解质紊乱。平时应多饮水有利于降温。吃有营养而且容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如牛奶、米粥、果汁。饮食应少量多次,不要给孩子吃辛辣、甜腻或油炸的食品。可吃一些不太热而且清淡易消化的食物,还可增加一些蔬菜汁。较大的孩子发烧期可吃一些冰淇淋,因冰淇淋较凉,可起到止痛的作用;再有里面含有牛奶及维生素等,可增加热量,补充营养;也可起到降温作用。因此,对于早期高热、拒食的小儿,给孩子吃冰淇淋时,多数孩子愿意接受,对止痛、退烧及预防脱水能起到良好效效。
B、另外,由于该病毒在空气中会繁殖,并且通过呼吸道传染,如果幼儿园发现疑似病例时会第一时间采取隔离措施,而家长也应该让幼儿在家休息,大约两周后才继续上学(医院的康复证明),避免传染给其他健康的小朋友。
武城院附属实验幼儿园
2或直接扫北方乌发口服液北京中科医院亲身经历
转载请注明:http://www.lmpbc.com/nyby/8510.html
- 上一篇文章: 创新东宝第435期疱疹性咽峡炎又来了
- 下一篇文章: 医生为您详解疱疹性咽峡炎的病症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