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知识幼儿疱疹性咽峡炎解析
炎热的夏季在潮湿闷热的环境下,多种引起高热症状的传染病容易暴发流行。疱疹性咽峡炎就是夏季引起宝宝发热的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今天保健老师要跟家长们分享一些关于疱疹性咽峡炎的相关知识:疱疹性咽峡炎都有哪些特点呢?首先,疱疹性咽峡炎高发于夏季,秋季也常见。极个别情况下冬春季也有发生。本病病原体主要是A组科萨奇病毒,主要侵袭对象为1-7岁儿童。不同血清型的病毒可以多次引起同一患者发病。也就是说,去年得了疱疹性咽峡炎,今年可能还会得,极个别情况下一年之内也可以得两次。
疱疹性咽峡炎最主要的症状就是发热。很多家长都说孩子没有任何征兆就开始高热。本病体温以中高热为主,一般在38度到40度之间。低热的很少,超过40度的不算太多。如果既往有过惊厥病史的患儿,更容易出现热惊厥。体温虽然高,但使用足够剂量的退热药一般都可以把体温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这一点与该季节流行的化脓性扁桃体炎明显不同。
发热一般持续48到72小时,超出72小时的很少。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也就是说,即使只给予退热治疗,绝大多数也能够如期退热。本病引起的发热多伴有头痛、肌肉疼痛等症状,不过大多数孩子还不会准确描述这些症状。因为本病一般不引起下呼吸道感染,所以很少有咳嗽,但引发轻微无菌性脑膜炎的可能还是有的。剧烈咽痛、咽峡部疱疹溃疡是本病的另一重要特征。发热当日或者次日,咽峡部可以看到小舌(悬壅垂)及两侧咽弓黏膜出现少量小米到高粱米大小的灰白色疱疹,周围有明显红晕,较少侵及口腔其他部位的黏膜。而手足口病引起的疱疹一般都比较小,常累及咽峡以外的口腔黏膜,这一点并非是绝对的,但仍然有助于病情早期的鉴别诊断。疱疹可持续1-5天,破溃后逐渐愈合。整个病程很少超过7天。咽部疱疹期间常伴有显著的咽痛甚至拒食。有的家长不是因为发热来就诊,而是因为孩子完全不吃不喝才来求医的。严重咽痛和拒食一般持续不超过2天,随着退热而逐渐减轻。家长在咽痛期间常说看孩子特别痛苦,要是能代替孩子生病就好了。可惜,因为绝大多数成人体内已经有了比较全面的抗体,想得这个病还真的很难。本病是自限性疾病,对于一个既往非常健康的孩子来说,对症退热就完全可以痊愈了。但考虑到孩子可能有潜在的基础性疾病或者有可能引发其他并发症,建议还是给予适当的治疗,改善孩子的精神状态,减轻疾病造成的痛苦。高热时,退热以布洛芬和扑热息痛为主。反复高热时可以交替使用两种退热药,毕竟是短时间使用一般不会造成明显影响。也可以配合其他物理降温措施。多数抗病毒药物是没有任何作用的,而且副作用大,建议不要使用。严重拒食和精神状态差的孩子建议还是输液治疗为好。中成药治疗也可以改善症状。疱疹性咽峡炎可选用蓝芩口服液等。治疗期间要注意休息,饮食清淡,要多喝温开水,忌食刺激性食物,避免刺激口腔破溃部位引起疼痛。疱疹性咽峡炎流行季节易感儿要勤洗手,室内经常通风,可以用生理盐水漱口。一旦发病,就要及早隔离治疗。患儿用过的食具一定要进行沸水消毒处理,防止交叉感染。病愈后居家隔离,不要太早送幼儿园,以免传染他人。
夏季发热性疾病不只疱疹性咽峡炎这一种,一旦孩子发热,医院检查呢?1.精神状态差。尤其是已经用药退热了,精神状态依旧很差,有可能是某些重症疾病早期。2.既往有过惊厥的患儿。建议发热期间住院观察,惊厥发作可能较大。3.高热不退。使用足够剂量的退热药仍然难以将体温降至38度以下的,可能是细菌感染或者产生其他并发症。4.拒食严重,建议及时输液改善症状。5.其他症状:前囟隆起可能是脑炎,手足臀部也有疱疹可能是手足口病,呕吐、腹泻可能是胃肠炎。
我园如果保健医生在晨检的时候发现有幼儿咽部有可疑疱疹,会建议家长医院检查,如果确诊是疱疹性咽峡炎,请幼儿在家休息7天,遵医嘱,医院复查并开具幼儿健康痊愈证明,交至保健老师处,方可入园,如果有班级发现疱疹性咽峡炎现象,我们相关班级的保育老师也会做好消毒隔离措施,老师也会提醒幼儿勤洗手多喝水,请家长们也不要引起恐慌,积极面对,生活起居照顾好幼儿,使幼儿及早恢复健康!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lmpbc.com/nyby/8524.html
- 上一篇文章: 医生为您详解疱疹性咽峡炎的病症和治疗
- 下一篇文章: 猩红热的症状及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