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警惕疱疹性咽峡炎



北京医治雀斑医院 http://m.39.net/pf/a_8714325.html

天气越来越热

各种细菌病毒“活跃”了起来

疱疹性咽峡炎也进入高发期

此病毒比手足口病传染性还强

会让孩子口腔长满“小泡”

导致喉咙痛,吃不下饭

那么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儿科常见疾病。

虽然此病来势凶猛,传染性强,但是并不可怕,它不像手足口会出现重症的病例,是可以自愈的。很多家长缺乏正确的认识,一看嘴里有疱疹,就过度的紧张和焦虑。

?传染性

传染性很强,传播快,遍及世界各地,呈散发或流行

以粪-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

夏秋季为高发季节

主要侵犯1~7岁小儿。

?病程

疱疹性咽峡炎为自限性疾病,一般病程4~6日,重者可至2周。

同一患儿可重复多次发生本病,系不同型病毒引起。

?临床症状

主要症状是突然发高烧、咽痛、食欲下降、观察口腔咽喉部有灰白色疱疹。

小婴儿因咽痛影响进食,少数可并发高热惊厥、脑炎等。

疱疹性咽峡炎的发病特点

疱疹性咽峡炎是柯萨奇A组病毒所致,好发于夏秋季,它是常见的一种具有流行性的病毒性咽炎。

临床特征为骤起高热伴有咽喉痛、头痛、厌食,并常有颈,腹和四肢疼痛。

疱疹性咽峡炎的病程表现:

①潜伏期

2~7天,患儿没有任何症状,但体内病毒在大量复制。

②前驱期

1~2天,突然持续高热或反复高热38℃~40℃,并伴有咽喉红肿、食欲不振等症状。

③水疱期

2~3天,除高烧外,口腔上腭粘膜出现水疱。

④溃疡期

低烧或退烧,但也到了患儿最痛苦的时期,因溃疡疼痛出现流口水甚至拒食的现象。

提示:患病期间,家长要随时监测孩子体温,可使用物理降温或服用退烧药,防止高热惊厥。

疱疹性咽峡炎如何治疗、护理和预防?

怎么治疗:

由于咽峡部小泡破溃后形成溃疡,造成进食水困难,保证液体入量难度增加。补充液体的办法有:给孩子喝偏凉的凉奶或水,少量多次,预防脱水,帮助身体康复。

若孩子频繁的高烧、进食少、小便减少、烦躁、抽搐等等说明容易出现并发症(疱疹性咽峡炎绝大部分并发症很少。但单纯的高热也可以引起抽搐),医院输液。

怎么护理:

预防疱疹性咽峡炎并不难

只要做到“三勤”

1.勤洗手

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要用流动清水及洗手液或肥皂洗手,持续至少20秒。

2.勤通风

家中应每天开窗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疱疹性咽峡炎流行时,尽量避免带宝宝到人多或者空气流通差的地方。

3.勤清洁

宝宝的餐具、奶瓶等物品,使用前要煮沸20分钟或高温消毒;宝宝的玩具、被褥等要定期清洗消毒。

急救-医保-办公室-


转载请注明:http://www.lmpbc.com/nyzl/150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