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辨治
带状疱疹辨治
带状疱疹,中医称为“蛇串疮”、“缠腰火丹”。本病特征是单侧发生的群集炎性疼痛性小水疱。病原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发疹前常有全身无力、低烧等全身症状,少数病人也可没有全身症状,而更常见的是局部皮肤出现针刺样疼痛或烧灼样疼痛。皮疹常常略呈带状,沿某一周围神经分布区单侧发展,常见部位有胸部肋间神经分布区、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其次为颈部、腹部、四肢、股部或阴部等处。神经痛是本病另一大特点,为阵法性,呈针刺样、烧灼样或者触痛,这常常先于皮疹数天出现,并可延续到皮疹消退后数天数月,甚至达数年(尤其是体弱的老年人)。西医西药治疗此病,往往出现后遗神经痛,疗效不及中医中药,中药治疗此病,没有后遗神经痛。本病诊断要点是,以单侧、带状、沿神经系统方向分布,并以疼痛炎性小水泡为特点。
一、内治法
治疗本病,内治宜服“马齿苋解毒汤”:马齿苋60克、大青叶15克、蒲公英15克、败酱草15克、紫草10克、黄连6克。水煎服,每日一剂。皮损焮红,丘疹、丘疱疹集簇,加丹皮15克、生地15克,以清热凉血;热毒炽盛,皮损深红,有大量丘疱疹或数群成串水疱累积者,加银花15克、连翘15克、泽泻15克;疱溃破且糜烂者,加龙胆草10克、木通10克、紫花地丁15克。本方适用于疱疹期,不适用于后遗神经痛。剧痛不止或后遗神经痛者,可单服全蝎粉,每次2~3克,每日1~2次。后遗神经痛也可用“活络效灵丹”加地龙、全蝎、延胡索治之:丹参15克、乳香15克、没药15克、当归15克、全蝎10克、延胡索10克、地龙10克,为末,每次6克,每天三次,温开水冲服。
二、外治法
本病外治可分四个阶段辨证论治。
(一)、疱疹初发期:疱疹初发,一般是在发疹三天之内。在皮肤红斑的基底上,迅速出现群集小水疱,约米粒至豆粒大小,有时可互相融合。疱壁紧张,疱液透明清澈。“蛇丹一号”或“扫丹散”主之,“蛇串膏”、“三粉擦剂”、“大黄虎杖冰片酒”也主之。
1、蛇丹一号(《中医函授通讯》年第1期,蛇丹二号、三号、四号同此):雄黄、明矾各10克,青黛6克、冰片1克,为末,麻油调敷。
本方是由“二味拔毒散”加味而成,用凡士林调膏,验之临床,疗效也佳。张显呈《杂病辨治》记载的同类方为:雄黄、枯矾、青黛各50克,冰片15克,笔者验之临床,一般2~3天痊愈。本方初起者效佳,若治疗较迟(三天后)疱液浑浊,用之无效。
2、扫丹散(《中国当代名医验方大全》):雄黄20克、白矾20克、蜈蚣4条(焙),为末,麻油调敷。凡士林调膏外敷也可。本方验之临床,效佳。
类方:雄黄9克、蜈蚣3条。
3、蛇串膏(《当代中药外用临床精要》):鲜蚯蚓30克,青黛10克,捣烂,加适量麻油拌匀,外敷。
4、三粉擦剂(《百病中医薰洗熨擦疗法》):雄黄、明矾各10克,琥珀末3克,为末,凉开水调糊涂擦患处,随干随擦,至愈为止。一般用药半日即痛止,用药1日可获痊愈,效著。病邪有时侵及口腔粘膜,引起剧痛,用本药擦之,同样能获卓效。
5、大黄虎杖冰片酒(《中药现代研究及临床应用》上册):大黄15克、虎杖15克、冰片15克,酒精或白酒浸泡外搽。
类方:大黄30克、冰片5克、蜈蚣5条,为末,麻油调敷。
6、南星、半边莲、白芷各12克,半夏9克,雄黄6克,冰片3克,为末,麻油调糊外涂,每日3~4次,一般一天后症减,3天即愈。(高学敏主编《中药学》下册第页)
(二)、疱疹盛发期:一般是在发疹三天以后,疱液浑浊,疱周皮肤红晕,但水疱群之间有正常皮肤。“蛇丹二号”或“大黄五倍子膏”主之,“特效蛇丹膏”、“大黄冰片蜈蚣膏”、“半夏合剂”或中成药太乙紫金锭也主之。
1、蛇丹二号:雄黄10克、明矾10克、青黛6克、冰片2克、大黄10克、黄柏10克、生半夏12克、生南星12克,为末,麻油调敷。
2、大黄五倍子膏(《中国中医秘方大全》中册):生大黄2份、黄柏2份、五倍子1份、芒硝1份,为末,凡士林调膏外敷。
本方验之临床,效佳,但止痛速度稍缓,可加冰片半份,以增强止痛力。曾治一例手部带状疱疹,用蛇丹一号张显呈同类方,凡士林调敷三次不效,细察,内有脓液,改用本方治愈。
3、特效蛇丹膏(《现代皮肤病治疗学》):黄连30克、七叶一枝花50克、雄黄60克、琥珀30克、明矾30克、蜈蚣20克(焙),为末,麻油调敷。
4、大黄冰片蜈蚣膏(《中药现代研究及临床应用》上册):生大黄30克、冰片5克、蜈蚣5条,为末,麻油调敷。
5、半夏合剂(《中药贴敷疗法》):生半夏9克、生南星12克、雄黄6克、半边莲12克、白芷12克、冰片3克。为末,麻油调敷。
6、中成药太乙紫金锭,为末,白醋、凉开水各半调敷。
(三)、邪毒炽盛期:水疱浑浊破溃,或内有脓液。“蛇丹三号”主之,“大黄五倍子膏”、“雄青散”或“柏叶散”也主之。
1、蛇丹三号:雄黄、明矾、青黛、制乳香、制没药、五倍子各6克,冰片2克,大黄10克,黄柏10克,麻油调敷。
2、雄青散(《百病中医薰洗熨擦疗法》):雄黄30克、青黛10克、冰片30克、儿茶10克、朱砂10克、蜈蚣4条,为末。3%双氧水擦洗后麻油调敷。
3、柏叶散(《外科正宗》):侧柏叶(炒黄)、蚯蚓粪(韭菜园内者佳)、黄柏、大黄各15克,赤小豆、轻粉各9克,为末,麻油、凡士林或鸡蛋清调膏外搽。一般3~5天治愈。方中蚯蚓粪,也可用蚯蚓。
(四)、疱疹疼痛期:皮疹消退,或水疱破溃后结痂、脱痂、吸收干燥,但后遗神经痛,久而不愈。“蛇丹四号”主之。
蛇丹四号:生半夏9克、生南星12克、大黄10克、制乳香10克、制没药10克、炙马钱子6克、冰片3克,白酒和醋各半调糊外敷。
病例:某男,84岁,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一年多未愈,患者儿子代述,说左大臂至背肋部神经性疼痛,取本药4剂为末,酒醋调敷。药后效佳,大概用药3天完全不痛了。后来过了几天又痛,嘱继续用药,痊愈。
本文作者王开俊简介
王开俊,中医师、高级按摩师,30年临床经验。家族自先祖胡善发清朝光绪年间行医以来,已传承五代。中医骨伤科专家、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成拳首席法定继承人张礼义先生入室弟子;国际著名养生学家、中医大师、中国崂山道教第14代传人朱鹤亭大师再传弟子。中国大成拳研究会常务理事安徽(合肥)分会主席,华夏中医论坛学术组讲师(网名:七色冷香)。
三十年来,不仅治愈过众多的常见病、慢性病患者,尤长于治疗牛皮癣(银屑病)等顽固性皮肤病、颈肩腰腿痛、扭挫伤、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咽炎、口腔溃疡、肾结石、胃肠病、“三高”综合症、头痛、面瘫、失眠、月经病、带下病、乳腺病、阳痿、早泄以及慢性疑难杂症。
年轻时期就素有“得了皮肤病,请找王开俊”之美誉流传。中年以后,勤于笔耕,在《保健与生活》、《上海中医药报》、《华夏中医论坛》、《中国中医药养生论坛》、《华夏瑰宝---国医名师经验录》上发表了《从五行四时旺衰论治银屑病》、《高血压病辨治》、《过敏性鼻炎从肾论治》等篇学术论文,专著《大成混元道医养真经》、《一指禅点穴与功力按摩》待版。多次应邀参加全国武林大会、“国医名师”学术传承高层论坛,并以特邀嘉宾身份多次登台作学术演讲。
咨询(王开俊)2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lmpbc.com/nycs/10782.html
- 上一篇文章: 疱疹与带状疱疹对哺乳期的影响
- 下一篇文章: 带状疱疹,你得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