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痫的治疗与思考
癫痫是大脑神经元突发异常放电,导致短暂的大脑功能障碍的一种慢性疾病。由于异常放电的起始部位和传递方式的不同,癫痫发作的表现复杂多样。
男性患者,37岁,在外打工
主诉:发作性肢体抽搐2天
现病史:入院前2天,无明显诱因感头晕不适,伴视物旋转,双下肢站立不稳、发凉、出汗,同时伴全头胀痛,无呕吐、视物不清等,至当地诊所,给予“甘露醇、血栓通、胞二磷胆碱”静滴,期间出现右侧下肢发硬、抖动,逐渐波及左下肢,呕吐1次,为胃内容物,行头颅CT未见异常。胸片示:右下肺感染征象。肌酸激酶:U/L,同工酶:41U/L,尿酸:umol/L。血常规:白细胞15.7x/L,中性粒细胞87%。给予“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后,出现四肢抽搐,约20分钟1次,持续时间约1-2分钟,主要表现为双下肢强直伸直,双上肢可见屈曲或伸直性抽动,也可见以右侧上下肢开始的强直,躯干向左侧扭转运动、头颈部强直。期间意识清楚,可见眨眼动作。发作前患者可有叹气、紧张、恐惧、尿意等。发作后全身发软,短暂视物发黑,自诉发作过程清楚,无舌咬伤、二便失禁,觉上腹不适,小便潴留。
既往史:10年来常有发作性头痛,未正规检查治疗,自服“芬必得”后好转。曾诊断美尼尔综合征(具体不详)。3岁时,曾意外跌伤头部(具体不详)。否认药物、理化毒物接触史,否认热惊厥史,否认家族史
查体:内科查体、神经科查体:未见明显异常。
辅助检查:
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电解质、血脂、血糖、凝血像、肌钙蛋白、脑钠肽、甲状腺功能、维生素b12浓度、叶酸浓度、肿瘤系列、乙肝系列、丙肝、梅毒、HIV抗体、自身抗体、风湿四项:均正常。
心电图:正常。
同型半胱氨酸:27.42umol/L
肌酸激酶(U/L),尿酸(umol/L)
脑脊液:
初压:mmH2O
无色、透明、清亮
常规:白细胞1个/mm3,红细胞0
生化:微量蛋白mg/L
墨汁染色、抗酸染色未见异常
病毒系列:
抗巨细胞病毒抗体IgG:弱阳性
抗单纯疱疹病毒I型抗体IgG:弱阳性
抗EB病毒抗体:阳性
抗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抗体IgG:阳性
脑电图:图1
图1
头颅CT:图2、图3
图2
图3
头颅MRI:图4
图4
头颅DWI:图5
图5
头颅MRS:图6
图6
头颅MRA:图7
图7
头颅MRI增强:图8
图8
头颅MRV:图9
图9
诊断:
症状性癫痫:
单纯部分性发作持续状态
癫痫综合征:
额叶癫痫
病因诊断:
脑结构异常
可能有药物促发的诱因
该患者治疗经过
1.患者入院后首选给予地西泮注射液10mg静脉注射,同时给予丙戊酸钠注射液1mg/kg/hr持续静脉泵入,发作次数逐渐减少,从每20分钟发作1次,逐渐减少为2-3小时1次
2.入院第二天未见明显发作,遂改丙戊酸钠缓释片(德巴金)mg,每日两次,发作次数明显减少,2-3天1次,且发作程度减轻,有时仅为稍有不适感。
3.1月后电话随访,未再出现发作,继续口服药物,随诊查血药浓度。
存在问题及思考:
1.药源性?
患者出现四肢抽搐是在静滴左氧氟沙星之后,是否与此药物有关?
2.颅内血管畸形?
头颅CT、MRI上可见左侧额叶局部皮质发育不良及异常信号,MRA可见左侧额叶区静脉网状丛集.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lmpbc.com/nycs/11108.html
- 上一篇文章: 前沿资讯抗LAG3与nivolumab
- 下一篇文章: 猪场常见高烧不退的疾病及其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