疱疹性咽峡炎,需要我们关注
每到春夏之交,医院儿科的疱疹性咽峡炎患儿便多起来了。近期,各新闻网页上类似“疱疹性咽峡炎进入高发季”、“亲吻会导致患儿疱疹性咽峡炎”的报道也屡见不鲜,引起了大量家长及医务人员的广泛 疱疹性咽峡炎患儿常常表现为突发高热、哭闹等,甚至体温>40℃,病情“来势汹汹”,常常让患儿家长担心不已。因此,有的医生会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常规给予抗病毒药物,这样做对吗?同时,亲吻真的会导致疱疹性咽峡
急性发热、咽部疱疹为典型表现
疱疹性咽峡炎主要由肠道病毒引起。特征为突起发热和咽喉痛,起病2-3天内口腔黏膜出现灰白色疱疹,周围绕以红晕,多见于扁桃体前部,但也可位于软腭、扁桃体、腭垂、舌部等。在发病后的24小时内,水疱破溃变为浅溃疡,多在1-5天内愈合。大多数为轻型病例,有自限性(1-2周)。
1、疱疹性咽峡炎的识别
疱疹性咽峡炎多见于3-10岁的儿童,好发于春夏秋季,潜伏期3-10天。
本病多以突发高热开始,24-48小时可达高峰,升至39-41℃,伴头痛、咽部不适、肌痛等,婴幼儿常有呕吐、拒食,甚至发生高热惊厥;年长儿童及成人常见严重的咽痛、吞咽困难、四肢肌痛、厌食乏力等。
咽部出现灰色小丘疹后,24小时内发展为水疱和溃疡,其周围绕以1-5mm的红晕为特征性的病变。皮损常见于扁桃体前柱、软腭区缘和腭垂。典型咽部疱疹见下图:
经1-5天溃疡愈合,一般3天内退热,症状消失。本病愈后良好。
2、与手足口病的鉴别
病原体
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可以由肠道病毒引起,也可以由非肠道病毒感染所致。以柯萨奇A组病毒(1~6、8、10、22)、疱疹病毒、EB病毒较多见,偶尔也由其他肠道病毒感染引起。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由肠道病毒引起,大概有20多种,但最出名的是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重症手足口病多由EV71感染引起。
诊断
疱疹性咽峡炎
仅于口腔咽腭部位、腭垂的黏膜上或口腔其他部位出现疱疹。
手足口病
手、足、臀、膝关节、肘关节等部位出现斑丘疹、疱疹。
部分手足口病患儿口腔未见疱疹,但也可以先于口腔部位出现疱疹,之后再出现手、足、臀、膝关节、肘关节等部位的皮疹。
3、与普通感冒的鉴别
由于疱疹性咽峡炎初期症状与普通感冒区别不大,因此很容易被误认为感冒。区别如下:
普通感冒
多由呼吸道病毒引起,表现为中低热、流鼻涕、鼻塞、咳嗽、疲倦、食欲减退。
疱疹性咽峡炎
由柯萨奇A组病毒(1~6、8、10、22)和其他肠道病毒、疱疹病毒或EB病毒引起。有一定的传染性。症状多表现为突然高热,可伴严重咽痛、吞咽困难、唾液分泌增多、食欲减退、乏力等。口腔内的疱疹是最重要的鉴别点。
4、如何预防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以粪-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通过飞沫、接触等方式也可传播。这也就意味着,大人亲吻孩子也可能传播。不过,家长不必过分忧虑,做好个人卫生,如勤换外衣裤、洗手、漱口等就能有效避免可能的传播。
平时引导孩子养成勤洗手、吃熟食、喝净水等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病从口入。要勤通风,督促孩子加强锻炼,增强抵抗力,多休息,让孩子少去人多、空气不流通的地方。
一旦发现孩子患病,要及时带孩子就诊,还要注意和其他孩子保持隔离,避免疾病进一步传播。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lmpbc.com/nycs/11523.html
- 上一篇文章: 带状疱疹是怎样形成的
- 下一篇文章: 小心溶瘤综合征小医病例雅二住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