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白皮书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是因单纯疱疹病毒感染,使角膜形成不同形状、不同深度的浑浊或者溃疡的角膜炎症。单纯疱疹病毒(HSV)对人的传染性很强。20岁以上的成年人中,血清抗体阳性率达90%,而出现临床症状者只占1~10%。
原发感染后,病毒终生潜伏于体内待机再发。在发热创伤或者机体免疫功能降低时,例如感冒、发热、疟疾、感情刺激、月经、日晒、应用糖皮质激素、退翳及创伤等都可能成为复发的诱因。
它是一种常见的致盲性眼病,它的特征是反复发作,近些年发病有上升的趋势,原发感染多发生于儿童期。
治疗上主要是抗病毒治疗,促进角膜修复治疗,病情严重、溃疡或瘢痕大的,可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
内皮型HSK
1.内皮细胞,房水和小梁网中可检测到HSVDNA
2.HSV侵入内皮细胞可出现症细胞浸润造成细胞功能障碍
3.细胞间隙扩大、细胞密度和多态性降低
上皮型HSK的治疗
1.局部药:禁用激素
三氟哌啶(有效但毒性较大)、更昔洛韦眼水(均授美国FDA批准)
2.全身药:阿昔洛韦、泛昔洛韦、伐昔洛韦;局部抗病毒与全身疗效相似
3.疱疹性眼病研究(HEDS)提示局部联合全身抗病毒用药对上皮型无益
4.干扰素α2b的局部制剂对HSV上皮性角膜炎有效
5.清创及羊膜遮盖有利于愈合,但不能为单独治疗方式
6.重视双眼干眼问题
基质型HSK的治疗
1.局部使用激素疗程需超过十周(包括减量过程)
2.局部用环孢素在治疗可作为激素的辅助药物使用
3.对伴溃疡的基质型HSK,口服抗病毒药物与“明智地”
使用局部激素相结合可发挥治疗作用
4.局部联合全身抗病毒用药对基质型HSK无益
5.暂无比较局部或全身抗病毒方式的报道,但需考虑局部用药对角膜的药物毒性
NK的治疗
1.自体血清治疗
2.人工泪液
3.营养神经
4.减少局部用药,降低药物毒性
5.眼睑缝合术
及时就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http://www.lmpbc.com/nycs/12763.html
- 上一篇文章: 柳叶刀初步证据表明,新冠病毒不会引起母婴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