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命性胶质母细胞瘤治疗新武器PD1抗体



最近,美国哈佛大学医院的研究人员利用PD-1抗体武装的溶瘤性单纯疱疹病毒,让溶瘤病毒自身表达针对PD-1的单链可变片段(singlechainfragmentvariable,scFv)抗体,这种新的单纯疱疹溶瘤病毒在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BM)的小鼠模型中出现持久的抗肿瘤功效,延长了中位存活率,更重要的是诱导了对肿瘤的记忆反应。该研究结果于近日以“ArminganoncolyticherpessimplexvirusType1withasinglechainfragmentvariableantibodyagainstPD-1forexperimentalglioblastomatherapy”为题发表在《ClinicalCancerResearch》杂志上。溶瘤病毒疗法是一种通过病毒选择性感染肿瘤细胞来杀伤肿瘤的新型肿瘤治疗方法,自从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首个溶瘤病毒药物T-VEC用于治疗黑色素瘤患者以来,许多实验室都开始了利用病毒治疗恶性肿瘤的研究。目前研究所利用的抗肿瘤病毒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天然对于肿瘤细胞具有特异性感染或杀伤能力的病毒,比如呼肠孤病毒,细小病毒和新城疫病毒;另一类是经过人为改造过,对于肿瘤细胞具有特异杀伤能力的病毒,比如甲型流感病毒,腺病毒,麻疹病毒和单纯疱疹病毒。这两类病毒现在已经成为科学家手中抗击肿瘤的利器,并且被赋予了一个振奋人心的名字--溶瘤病毒。它通过双重机制介导溶瘤作用:一方面通过选择性的溶瘤作用直接杀灭肿瘤细胞,另一方面通过促进肿瘤抗原的释放和呈递进而引发系统性的抗肿瘤免疫反应。

溶瘤病毒杀瘤机制

(图片来源:en.wikipedia.org)

以PD-1/PD-L1为代表的免疫检测点抑制剂的已经成为肿瘤免疫治疗领域最有前途的疗法之一,并在某些肿瘤中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反应。抗PD-1治疗目前已获得FDA批准应用于治疗黑色素瘤、非小细胞肺癌、大肠癌等多种实体瘤,然而临床试验结果显示抗PD-1治疗对GBM患者没有产生显著的治疗效果。有几个因素可能限制了其在GBM中的功效:肿瘤免疫原性不足、克服免疫抑制性微环境的能力不足和/或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缺乏通过以跨越血脑屏障和破坏原位免疫检查点信号等等。

本研究结果表明NG34scFvPD-1武装溶瘤病毒能够延长GMB小鼠的生存期并建立强大的抗肿瘤记忆反应。溶瘤病毒还可让肿瘤局部表达PD-1单抗,避免了PD-1单抗带来的全身副作用。因此,NG34scFvPD-1武装溶瘤病毒为临床PD-1/PD-L1抗体疗法打开了新思路,为溶瘤性单纯疱疹病毒的肿瘤局部内应用与PD-1阻断的原位表达结合提供了技术支持。此外,研究人员还开启了组合溶瘤病毒、PD-1两种疗法的抗肿瘤新策略,为致命性GMB的治疗提供了新方法,提高PD-1单抗在GMB治疗中抗癌效果。

参考文献:

CarmelaPassaro1,QuazimAlayo1,IsabellaDeLaura1,etal.ArminganoncolyticherpessimplexvirusType1withasinglechainfragmentvariableantibodyagainstPD-1forexperimentalglioblastomatherapy.ClinicalOncologyResearch,October2,;DOI:10./-.CCR-18-

福建省肿瘤生物治疗重点实验室


转载请注明:http://www.lmpbc.com/nycs/130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