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给药途径局限新型溶瘤病毒疗法可静脉
溶瘤病毒是一类能感染并杀死肿瘤细胞的病毒,而且与其它免疫疗法联用可以增强抗肿瘤功效。国内外研发溶瘤病毒疗法的研究机构和公司不在少数,但目前获FDA批准上市的仅有安进的一款用于治疗黑色素瘤的Imlygic。
Imlygic是一种经过基因修饰的1型单纯疱疹病毒(HSV-1)。尽管基因修饰可以减少病毒对非癌组织的损伤,但这款疗法并不能完全防止病毒感染健康细胞。另外,Imlygic需要直接注射到瘤内才能达到最佳疗效。给药方式的限制是压在溶瘤病毒疗法头上的一座大山。
11月9日,OncoMyxTherapeutics在年癌症免疫治疗协会(SITC)会议上公布了其所开发的一种多基因溶瘤病毒疗法的临床前疗效数据:首次证明了这种疗法单独或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静脉或瘤内给药后,显著减缓了多种肿瘤类型的生长,而且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使用时,缩小肿瘤和延长动物寿命的效果更佳。
OncoMyx基于粘液瘤病毒(myxomavirus,一种兔痘病毒)进行新型溶瘤病毒疗法的开发。粘液瘤病毒和其它溶瘤病毒一样,能通过直接感染癌细胞并使其死亡,这一过程还能释放肿瘤抗原,诱导机体对癌细胞的免疫应答。除此之外,它还具有其它优势。
粘液瘤病毒的自然宿主是兔子,对其它动物或人类是非致病性的。也就是说,粘液瘤病毒可以安全地在注射到人体内,而不会受到人体免疫系统的攻击。而且粘液瘤病毒是一种大型DNA病毒,可以携带多达6个转基因进行复制,并能有效地表达这些转基因而不会损害病毒的复制和繁殖。
OncoMyxTherapeutics通过基因编辑,使得粘液瘤病毒携带多达3个基因(也被比喻为“武器”):1个调节T细胞和NK细胞活性以及招募的细胞因子基因、1个可重塑肿瘤微环境以及消除癌细胞对T细胞免疫抑制的基因,以及1个促炎因子基因。
未经编辑的病毒能够减缓一些肿瘤的生长,但当新基因被编辑进来后,抗癌效果明显更好。在瘤内和静脉注射病毒后,都能观察到肿瘤抑制和小鼠的存活率升高。
在有/无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下携带多个基因的粘液瘤病毒在瘤内和静脉注射后的疗效(来源:OncoMyx转载请注明:http://www.lmpbc.com/nycs/13896.html
- 上一篇文章: 相识1个月闪婚,却独宠她57年90岁的袁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