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儿童常见的几种传染病症状及预防措施
一、流行性感冒
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孩子从感染病毒到发生症状,潜伏期为数小时到2天不等。流感病毒的特点是容易变异,通过不断的变异产生新的病毒株,感染力极强,容易发生大规模流行,其症状比普通感冒严重的多。
防治对策:儿童是流感的易感人群,时值秋冬交替,应该注意防寒保暖,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抵抗力。家长和孩子尽量不要到人口稠密的公共场所进行体育锻炼。有条件的,最好提前给孩子接种流感疫苗。
二、麻疹
俗称“疹子”或“痧子”,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与麻疹病人的直接接触也容易感染。麻疹多发于六个月至五岁的儿童。麻疹病毒经呼吸道侵入人体发生状况,潜伏期为6—18天。
防治对策:按免疫系统接种麻疹疫苗,是预防的主要措施。但对于体质较弱或没有接种过的孩子,接触患儿后,可酌情肌肉注射丙种球蛋白。单纯患儿不必住院,根据医嘱在家隔离治疗即可。患儿从发病至出疹5天,但家长要警惕麻疹并发喉炎,肺炎,脑炎,营养障碍等并发症,一旦发现,立即联系医生。
三、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与患者直接接触或通过呼吸道传染。出生6个月以上的婴儿到学龄前后都容易发生传染。潜伏期为半个月。
防治对策:接种疫苗可或持久的免疫力,身体虚弱,免疫力低下或正在用肾上腺激素的孩子,尽可能避免接触患儿。水痘的家庭护理非常重要。症状较轻的多采用对症治疗,高热、瘙痒明显的,则采取退热措施,适量应用抗组胺药物或镇静剂,以保证孩子睡眠,防止过度抓挠,损伤皮肤,继发感染,水疱破溃局部可以涂龙胆紫。如水疱破溃有黄色痂皮,则表示已继发感染,须加用抗生素。患儿必须隔离至全部疱疹结痂。
四、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水沫传播。任何年龄都可能传播此病,已3—15岁儿童多见。潜伏期为15—25天。
防治对策:接种疫苗,家庭居室要经常打开门窗换气,幼儿园采用紫外线照射。对患儿要加强护理,防止并发症。患儿宜卧床休息,进食易消化的流质,半流质食物。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板蓝根冲剂,或中药汤剂都不错。
五、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一种儿童常见多发传染病,多种肠道病毒感染都能引起。5岁以下婴幼儿是好发人群,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可以经胃肠道(粪-口途径)传播,也可以经呼吸道(飞沫、咳嗽、打喷嚏等)传播,还可以因接触患者的口鼻分泌物、皮肤或粘膜疱疹液、被污染的手及物品等造成传播。
防治对策:手足口病目前没有特异性疫苗,但只要早发现、早治疗,是完全可防可治的。
(内容来自网络。整理人:李鹏)
白殿疯病传染吗白颠疯早期证状转载请注明:http://www.lmpbc.com/nycs/1392.html
- 上一篇文章: 让流行性乙型脑炎不再流行
- 下一篇文章: 辟谣网传晋江金井镇医院一名被狗咬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