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洪金贝幼稚园保健小贴士如何让孩子远



进入秋季,气温转凉,温差变大,气候干燥,一些传染病也开始伺机而动。

幼儿因为免疫功能尚未完全成熟,容易受到各种病原体的侵袭,尤其是幼儿园,是幼儿聚集的场所,更容易成为秋季传染病的重灾区。

那么,在秋季的时候,该怎么做才能让孩子少生病呢?不妨先看看秋季期间,孩子最容易“中招”哪些“秋季病”?

1、秋季腹泻

秋季腹泻,往往来势汹汹,发病急,症状严重,病程在1周左右,发病年龄以6个月至3岁的宝宝居多。引起秋季腹泻的罪魁祸首,主要是轮状病毒,主要的症状就是腹泻和呕吐,有些会发烧,有些还会同时伴有咳嗽、流鼻涕等感冒症状。

预防措施:

1、饭前、便后要用肥皂水、洗手液等清洁剂认真给宝宝彻底洗手,防止病菌经手入口。不喝生水,不使用不洁的水漱口、刷牙,洗食具、水果、蔬菜和其它食品。

2、一旦出现发热、腹泻和呕吐,医院肠道门诊就诊,以便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和处理。和其它种类的腹泻一样,婴幼儿得了秋季腹泻后,不能吃成人用的止泻药。

3、秋季腹泻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服用抗生素不但没有效果,而且还会扰乱肠道正常菌群的生长。

4、秋季腹泻,孩子大便次数多,且为水样便,会带走肠道中大量的益生菌,病程时间过长还可能转化为细菌感染,那么在腹泻开始就摄入益生菌,可以增加肠道中益生菌的数量,缩短腹泻病程。

2、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具有高度的传染性。流感不同于普通的感冒,多发于秋冬季,主要症状表现:起病急、高热、畏寒、头痛、肌肉关节酸痛,全身乏力、鼻塞、咽痛和干咳,少数患者可有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由于流感是病毒性传染病,因此预防措施非常重要。

预防措施:

1、要注意随温度变化选择衣物,注意保暖;

2、增加户外活动,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

3、让幼儿多饮水、多吃水果,适当补充维生素C;

4、注意通风,居家和教室每天开窗通风半小时到一个小时;

5、尽量避免幼儿出入公共场所;

6、要注意幼儿个人卫生,要勤洗手。

3、水痘

水痘是一种小儿常见的急性传染病,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临床特点是全身皮肤粘膜出现水泡疹,成簇分布,伴瘙痒。冬春季多见。

传播途径为飞沫、接触和空气传播。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病后免疫力较持久,但抗体不能清除潜伏在神经节内的病毒,多年后仍可发生带状疱疹。

预防措施:

1、控制传染源:隔离水痘患者至全部疱疹结痂。

2、积极治疗患者:水痘患者应卧床休息,进食易消化的食物,多饮水。保持皮肤清洁,防治搔抓伤。

3、注意卫生,加强开窗通风;免疫力低下者,可注射水痘-带状疱疹免疫球蛋白。患者的污染物、生活用品应消毒、可采用煮沸、日晒、熏蒸等方法。

4、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多发生于儿童,一般症状较轻,临床表现主要是发热,在手、足和口腔周围会出现水疱,少数患者可出现并发症。秋季是手足口病发病高峰,幼儿园、学校等儿童具体的场所容易发生聚集性疫情。病程通常在7-10天。

预防措施

1、尽量避免孩子与其他有发热、出疹症状的儿童接触;

2、做好居家卫生清洁工作,孩子居住的房间要经常通风换气。

3、孩子的膳食营养要合理搭配,保证充足的休息,增强自身免疫力。

4、如果孩子不小心感染了,要及时就医,家庭护理过程中,要注意避免孩子抓挠,同时保持皮肤局部的卫生。

5、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疾病。特征为急起的发热和喉痛,在软腭的后部、咽、扁桃体等处可见红色的晕斑,周围有特征性的水疱疹或白色丘疹(淋巴结节)。同一患者可多次发生由不同型别病毒引起。潜伏期3~10天。多以突发高热开始,24~48h可达高峰,升至39~41℃,伴头痛、咽部不适、肌痛等,婴幼儿常有呕吐、拒食,甚而发生高热惊厥等。

预防措施:

1、儿童应养成勤洗手的习惯,少到公共场所,室内多通风,不要随意使用抗生素。

2、由于疱疹性咽峡炎的初期症状与一般感冒区别不大,很容易被误认为是感冒而延误治疗。

3、当孩子出现不适症状时,家长应医院进行确诊,以采取正确的方法及时对症治疗。

6、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潜伏期一般为24~48小时,最短12小时,最长72小时。最常见的症状是腹泻、呕吐、反胃、恶心和胃痛,其他包括发热、头痛和全身酸痛等。多数患者发病后1-3天即可康复。学龄前儿童表现为呕吐的较多

诺如病毒病程和排毒过程较长,病症消失后两天仍具有传染性。免疫期短暂,可能反复复发。

预防措施:

1、切断传播途径

病毒性腹泻的主要传播途径为“粪-口”传播,传染源多为轻型病人或无症状携带者,故主要预防措施是做好食品和饮水工作,加强病人、密切接触者及其直接接触环境的管理等工作,积极切断疾病的传染途径。

2、控制传染源

已经发病的学生要隔离治疗,暂停上课,应该在家休息,直到症状消失3天后才回校,以免将疾病传染给同学。对病人、疑似病人的吐泻物和污染过的物品、厕所等进行消毒。

3、避免病从口入

不吃生冷食品和未煮熟煮透的食物,尤其是禁止生食贝类等水产品;对一些放置时间较久的冷菜最好少吃或不吃,饮用水煮开才喝,不要喝生水。

4、彻底煮熟食物

避免进食未经彻底煮熟的食物。在超过摄氏80℃高温环境达30秒,诺如病毒便会死亡。因此,注意彻底煮熟食物,尤其是海产和贝壳类食物,便可预防。

为了更好地保护孩子的健康,我们可以这样做:

1.不去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避免交叉感染;

2.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饮食习惯。如:饭前便后洗手、勤洗澡、勤剪指甲等,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

3.合理安排幼儿作息时间,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与愉快的心情,鼓励孩子多参加体育锻炼;

4.密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mpbc.com/nycs/140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