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大家赵绍琴治脾胃病经验



免费参会:长按图片,扫码咨询!

赵绍琴生前系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著有《赵绍琴临床经验辑要》、《温病纵横》等。赵老毕生致力于温病及内科病的研究,特别是对脾胃病的体会颇深。现将其“内科新说”中相关内容列举如下:   一、病因病机五说1、气机升降说脾胃为人体升降之枢机,李东垣比喻清阳上行升浮像春夏之阳,浊阴沉降下趋像秋冬之阴,故治疗脾胃内伤之证,以升阳益气为首务。但气机升降乃五脏功能之所同,非独脾胃为然也。因此,以气机升降的观点分析病机,则凡病无问虚实寒热,皆可归于气机升降失常。邪气阻滞,气机不利,升降失度,则病作矣。脏腑功能失调,也即气机升降失度,临证当视其所在而调之,重在调其升降,复其功能,为治本之法。   2、郁病说郁是百病的共同病机,辨证上又有气、血、湿、痰、热、食六郁之说。六郁中互为因果,而以气郁为先,说明郁病也是气机升降失常的一种病理变化,常以气郁为多见。而血郁乃瘀证之先导;痰郁乃痰病之前奏;食郁多见应顾其胃气;诸郁不解可成热郁;湿郁之证亦多见,与脾虚关系密切,是产生痰、血、食、热四郁之诱因。   3、痰病说痰乃津液所化,生于脾胃而贮于肺。痰分有形、无形两类,有形之痰随咳咯而出,无形之痰则随气升降,无处不到,变生诸证,故有“怪病多痰”之说。与痰相关的是饮,二者皆为津液所化,清为饮而浊为痰,饮与水湿同类,常以蓄积盘踞于空腔(胸、腹、颅、关节腔)之中为其特征。   4、瘀病说气病日久,必及于血,虽有寒热虚实之分,然未有不兼瘀者,是为其特点。血瘀者,络脉瘀阻不通也,因于气病者,其形成与气滞、气虚、气逆乱有关,病及于血,无论寒热虚实均可致瘀。至于外感六淫之邪,内生痰饮水湿,无不可与血互结而成瘀病,加之脾胃乃气血生化之源,故发病与脾胃有密切关系。瘀病临床特征有痛久而有定处、肿块有形可征且固定不移。   5、慢性腹泻多非虚说腹泻反复发作,经久不愈,诸如慢性肠道感染、肠易激综合征、单纯性消化不良皆可出现,多数医家则认定非脾虚即肾虚,必投补剂而收效甚微。赵老认为此乃湿邪为患者恒多,亦有因湿邪化热而成湿热泻者;而五更泻辨为肾泻亦有误,其在时为寅,在脏为木,此为肝木乘脾,当疏调木土。验之临床,疗效确凿。赵老认为舌苔主要反映脏腑功能的变化,特别是胃肠和三焦功能情况。病苔为浊邪,受胃气熏蒸而成,主有形之邪,凡苔厚者邪重,苔薄者邪较少。若舌根苔特别厚,则为胃肠积滞较重。二、治疗经验四点赵老在数十年临床实践中,形成自己的诊治特色,主要有以下四点:一是以法统方,在详辨证、明病机的基础上,首先确立治法,法立而方药随之。如五更泻用疏调木土方,药用葛根、黄芩、白术、白芍、荆芥炭、焦三仙各10克,黄连3克,防风6克,冬瓜皮30克,方证相契,疗效确切。二是用药轻灵,处方药味少、分量轻、效果好,一般药用10克已足,药性较强的用1克~3克,药中病机,用之则灵。三是攻补兼施,此法适用于虚实夹杂证,具体用法非攻药补药同集一方,而是攻补分剂以投,临床证明优于攻补杂合一方。四是善用风药,质轻气轻具有疏散宣透之品称风药,他认为风药有升阳、疏肝、宣阳、疏卫、发散火邪、透热转气,透血分伏邪、胜湿邪、消水肿、利水道、治下焦病、疏调气机、通行经络、利咽喉、止搔痒、行药力等16种妙用,临床使用之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I版权声明:本文摘自:互联网,如侵权,请联系删除。I友情提醒:内容仅供学习参考,具体请咨询执业医师。I编辑商业或投稿合作。

·关节炎有得治!资深中医几十年经验总结了3个方子!

·刺血四缝,扎一次见效,二次痊愈,真是绝了!

·薤白——“山中小蒜”,通胸阳之良药!

·徐文兵:为什么春天最好别穿紧身衣?

·论“非法行医”的可笑!

·“医不叩门”,绝不是摆架子,病人需知!

·中医治疗子宫肌瘤特效验方,一百来块钱就搞定!

·过敏神方!鼻炎、咳嗽、哮喘......横扫各种过敏症状

·中医博士:肿瘤越来越高发,我们究竟被隐瞒了什么?

·人类疾病为什么越治越多?原来这才是真相!

·12种疾病,这些方子一网打尽!

·岁没三高,靠一碗两块钱的它!糖尿病也能吃

·一位名老中医手里的12个王牌方,个个疗效非凡

·“特效穴”,从根治乳腺增生说起

·疱疹性咽峡炎、手足口病,可用这几味药敷涌泉

·低能量的状态,更容易让衰老和疾病造访!

·掌握这三大法,治好妇科病

·13位老中医留下的治病绝招

·94岁老人被下病危通知:靠艾灸和一碗粥康复~

·咳嗽是肺火、失眠是肝火、口舌溃疡是心火,人体的4把火+4个方法

喜欢中医的朋友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lmpbc.com/nycs/142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