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来啦



这段时间家长们可能常常看到或者碰到这样的情况:看起来健健康康、活蹦乱跳的小朋友却被保健医生拦在门外。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又铺天盖地的来了!

1

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呢?

相关文献指出每年的4月-7月是疱疹性咽峡炎高发季,然而在我们幼儿园保健医生在与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多年博弈中总结出:疱疹性咽峡炎是全年高发!那么到底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呢?请看下图:

上图即是是疱疹性咽峡炎的典型表现:口腔里密布着一些红色的疱疹,疱疹的周围有一圈炎性红晕,疱疹内没有液体,但中间可能发白。这些可恶的小“泡泡”常常出现在孩子的咽峡、咽后壁、上颚,有时也会在软腭、牙龈、扁桃体发现它。此时孩子可伴有发烧、咳嗽、流鼻涕、喉咙痛、厌食等各种类似于“感冒”的症状。所以晨检时,一发现这样的情况,保健医生会马上向家长询问:“孩子在最近发过烧吗?”大多数的家长都会回忆起孩子在头一、两天曾有发热史,但持续几个小时就退热了。一般来说,对于大多数孩子,一周左右,不治疗也会自愈,对于身体素质好的小朋友,甚至两三天就好了。

2

为什么得了疱疹性咽峡炎不能上幼儿园?是什么让家长与医生之间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看了对疱疹性咽峡炎症状的介绍,有的家长可能会认为孩子得了疱疹性咽并没有什么不得了,不发烧就行了,为什么让上幼儿园呢?对,不能上幼儿园,这就是疱疹性咽峡炎最让人讨厌的地方——传染性非常强!且传播途径多种多样,只要携带病毒就会成为传染源,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亦可因间接经手、衣物、玩具等传播,流行很快,可在幼儿园中迅速的造成流行。往往一个班上只要有一个小朋友嘴里长“泡泡”,不出两天,这些邪恶的“泡泡”会接二连三的出现在同桌的其他小朋友嘴里。所以对于嘴巴里面有“泡泡”的小朋友,保健医生会立马把他跟其他小朋友分隔开,并且请家长把孩子带回家休息或者会直接请家医院去看病。

3

本是同根生,只是名不同——疱疹性咽峡炎与手足口病。

不仅如此,疱疹性咽峡炎还有一个让家长们闻风丧胆的“大哥”——手足口病。从病原学上说,引起疱疹性咽峡炎的病毒中的一些分型同样也会引起手足口病。甚至连史上最恐怖的重症手足口病毒——EV71病毒也会表现为疱疹性咽峡炎。您的孩子从晨检时发现“泡泡”到痊愈都没有出现过皮疹。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疱疹性咽峡炎可能就是手足口病的一种特殊类型。手足口病有多凶险,家长们肯定有所耳闻,轻者不如感冒,重者丢掉性命。

4

晨检时发现口腔有疱疹该怎么办?

近日已进入了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的高发期,我们的保健医生也加强了每天早上的晨检关。当医生发现孩子口腔里面有疱疹时,会立即告诉家长,请家医院(医院)去看病。孩子看完病后请家长们立即将病历用手机拍下来传给老师,我们根据医生的诊断再做进一步的处理。

5

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可防可治,家长们不必惊慌。

每年的4-7月或10-11月,天气逐渐转暖的或气温渐冷的时候就进入了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的高发期,这是会有很多孩子患上疱疹性咽峡炎或手足口病,也有孩子反复的患上疱疹性咽峡炎或手足口病。不过家长们不必恐慌。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都是自限性的疾病,前面也说过患有疱疹性咽峡炎的孩子,一般一周之内就会好,底子好的孩子说不定两三天就好了。患手足口病的孩子则需口腔和手足疱疹全部消失才算痊愈。

6

孩子得了疱疹性咽峡炎或手足口病,家长该怎么处理呢?

幼儿园保健医生来给您支支招:

一是隔离。至少要隔离到口腔疱疹全部消失,且至始至终都没有手足皮疹出现为止。如果是手足口病,则需根据国家要求隔离满14天方可入园。

二是要学会观察病情。如果孩子有以下症状出现,一定要毫不医院:持续高烧、精神萎靡、烦躁不安、呼吸增快、减慢或节律不正常,四肢发凉、皮肤花纹,心率增快、或者出现手足水疱时。

三是要细心护理。孩子的饮食一定要清淡,不要吃辛辣的、太酸、太烫的刺激性食物。另外在家要多休息,不去公共场所,不做剧烈的运动。

四是加强消毒,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用肥皂洗手,勤换衣服,勤晒衣被。每天开窗通风3-4次,每次至少半小时。

7

孩子得了疱疹性咽峡炎可以吃点什么药?

疱疹性咽峡炎并不需要特殊治疗,这里给大家推荐一个开喉剑喷雾剂,它可以促进疱疹的愈合、减轻症状,效果还不错,且在各大药房都有售。

最后,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并不可怕,且可防可治,只要及早发现,引起重视,正规隔离、细心护理,及时就诊,合理用药,一般都是会很快康复的!

统筹:李茜

撰稿:赖寒

校稿:张杨林

美编:周肖岑









































北京中医白癜风医学研究
白癜风是什么症状



转载请注明:http://www.lmpbc.com/nycs/71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