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救治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上呼吸道感染病毒,病原体为柯萨奇a组病毒,好发于夏秋季节。起病急骤,临床表现为高热,咽痛,流涎,厌食,呕吐等,体检发现咽部充血,在咽颚弓悬雍垂的粘膜上,可现几个或者数个2-3毫米的白色疱疹,周围有红晕。1_2天后,破溃成为小溃疡,疱疹也可发生在口腔的其它部位,病程问一周左右。

疱疹性咽峡炎属于中医的”喉痹”范畴,肺司呼吸是呼吸出入的门户,又是肺经脉通过的地方,故外感风热疫毒,侵犯肺卫,循经上逆,肺胃上供咽喉而发病。

症状:起病急骤,高热,咽痛,小儿全身不安,流涎,厌食,呕吐,全身不适,有的婴幼儿无全身症状,只是表现为进食苦恼,不愿进食。体检发现咽部充血,鄂下淋巴结肿大,伴有压痛,病程为一周左右。检验可能白细胞一般正常,或偏低,中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高。

一般可多喝热水,可以一直喝三豆饮(黄豆、绿豆、黑豆各一把)加白糖,当茶喝,但不要吃豆。

典型案例分享:

年6月17号上午初诊,女,19个月,发烧38.8度已2天,去医院检查确诊疱疹性咽峡炎,吃美林和抗病毒的西药两天没有退烧。

朋友介绍来诊所就诊,舌淡苔白腻,舌尖红,有杨梅点。喉咙仍然有点红肿。喝水多,平时喜欢吃鱼肉蛋,发病2天没大便,胃纳不佳,出汗多。嘱:发烧则清淡饮食,喝粥禁荤。

(小儿毛病饮食起居习惯非常重要)小儿推拿退六腑平肝清肺各内运八卦补肾阴清胃按揉合谷50次按揉两扇门50次,按揉曲池50次,清大肠次,后背捏脊上下各七次。下推七节骨次少商放血左手几滴。推拿一次退即烧,推拿2次证愈。

小儿推拿常用手法

常用手法

常用手法有:推、拿、揉、运、捣、掐、分、分筋等八种方法。

1、推法:医者用左手托着患儿之左手,医者用右手拇指或食、中指罗纹面,在患儿某部穴位,凡向前推动,行于直线,不可歪斜,统称为推法,多用在线型穴位上。

推法:

1).补法——推向指根(向心性为补)

2).清法(泻法)——由指根推向指尖(离心性为清)

3).清补法——由指尖至指根,来回推之(往返都为清补,即平补平泻)

一般规律如此,也有例外者如推天河水穴。例如:推天河水、肝穴、脾穴等。

2.拿法

医者右手拇指二指,同时相对用力,拿按患儿的某一个穴位,称为拿法。为强刺激手法之一,多用于急救。一般用于点型穴位,例如缓解痉挛拿列缺穴。也是儿科推拿的辅助手法之一。如推拿结束拿威灵,精灵。注意:要松紧适宜,用力要柔和。

3.揉法

医者以拇指或食、中指罗纹面,按在患儿某部穴位上,做左右平衡旋转揉按叫揉法,多用在点型穴位上。例如:揉二马,外劳宫等穴。

4.运法

医者以左手托患儿左手,以右手拇指或食中两指拼拢的罗纹面,由某穴作弧形或环形,推运至他穴称为运法。多用于面型穴位。

例如:运八卦、运水入土等到穴。

5.捣法

医者以左手托患儿左手,以右手食指或中指屈曲,以屈指关节背面捣(打)在穴位上,称为捣法。

用于点型穴位,例如:捣小天心。

6.掐法

凡用医生指甲,在穴位上掐之,使产生酸、麻、胀感称为掐法。例如:拇食二指相对用力掐五指节。

7.分法

医者两手拇指从选定的穴位上,向两侧分推,叫做分法。

例如:分阴阳穴。

8.分筋法

医者右手(或左手)在患肢做左右扭转捏拿等动作,以达到舒筋和血的疗效,适应于肢体瘫痪等症。

以上推拿八法,适应于小儿常见疾患,其他手法,不多赘述。

赞赏

长按







































白癜风晚期能治愈吗
银川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lmpbc.com/nycs/94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