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流行性乙型脑炎预防及治疗
要想买到好牛羊驴!请到梁山县神州养殖场!咨询
驴的流行性乙型脑炎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马属家畜(马、驴、骡)感染率虽高,但发病率低,一旦发病,死亡率较高。该病人、畜共患,其临床症状为中枢神经机能紊乱(沉郁或兴奋和意识障碍)。
本病主要为蚊虫叮咬而传播。具有低洼地发病率高,和在7~9月份气温高、日照长、多雨季节易流行的特点。3岁以下幼驹多发。
症状:
潜伏期1~2周。在起初的病毒血症期间,病驴体温升高达39.5℃~41℃,精神沉郁,食欲减退,肠音多无异常。部分病驴经1~2天体温恢复正常,食欲增加,经过治疗,1周左右可痊愈。
部分病驴由于病毒侵害脑脊髓,出现明显神经症状,表现沉郁、兴奋或麻痹。临床可分为四型。
(1)沉郁型病驴精神沉郁、呆立不动,低头耷耳,对周围事物无反应,眼半睁半闭,呈睡眠状态。有时空嚼磨牙,以下领抵槽或以头顶墙。常出现异常姿势,如前肢交叉或做圆圈运动,或四肢失去平衡,走路歪斜、摇晃。后期卧地不起,昏迷不动,感觉机能消失。以沉郁型为主的病驴较多,病程也较长,可达1~4周。如早期治疗,注意护理,多数可以治愈。
(2)兴奋型病驴表现兴奋不安,重则狂暴,乱冲乱撞,攀登饲槽,不知避开障碍物,低头前冲,甚至撞在墙上,坠入沟中。后期因衰弱无力,卧地不起,四肢前后划动如游泳状。以兴奋为主的病程较短,多经1~2天死亡。
(3)麻痹型主要表现是后躯的不全麻痹症状。腰萎,视力减退或消失,尾不驱蝇,衔草不嚼,嘴唇歪斜,不能站立。这些病驴,病程较短,多经2~3天死亡。
(4)混合型沉郁和兴奋交替出现,同时出现不同程度的麻痹。
本病死亡率平均为20%~50%。耐过的病驴常有后遗症,如腰萎、口唇麻痹、视力减退、精神迟钝等症状。
治疗:
本病尚无特效疗法,因此主要采取降低颅内压、调整大脑机能、解毒为主的综合性治疗措施。特别是注意护理,治疗越早,疗效越好。
(1)要加强护理派专人看护,防止褥疮发生。无食欲病驴须人工补饲,注射葡萄糖,维持营养。
(2)要降低颅内压对重病或兴奋不安的病驴,可用大头针在颈静脉放血~l毫升,然后静脉注射25%山梨醇或20%甘露醇,每次用量按每千克体重1~2克计算。时间间隔8~12小时。再注射1次,可连用3天。间隔期内可静脉注射高渗葡萄糖液~1毫升。在病的后期,血液黏稠时,还可注射10%的浓盐水~毫升。
(3)调整大脑机能有兴奋状态的病驴,可每次肌注氯丙嗪~毫克,或10%溴化钠50~毫升,或安钠咖溴化钠50~毫升。
(4)强心心脏衰弱时,除反复推注20%~50%高渗葡萄糖外,还可用樟脑水和樟脑磺酸钠注射液。
(5)利尿解毒可用40%乌洛托品50毫升,1次静注,每日l次。膀胱积尿时,要及时导尿。为防止并发症,可配合链霉素和青霉素,或用10%磺胺嘧啶钠,静脉注射。
中兽医治疗:用石膏汤和双花汤加减治疗效果较好。
石膏汤处方:生石膏克,元明粉克,天竺黄21克,板蓝根60克,大青叶60克,青黛21克,滑石50克,朱砂20克(另包)。除朱砂外,水煎两次合液,候温加朱砂灌服(上下午各1次)。
加减:高热不退者加知母50克,生甘草21克,重用生石膏;大便秘结者,加生大黄克,重用元明粉;高热昏迷者,重用天竺黄、青黛,加连翘21克,山栀21克,黄芩21克;抽搐不止者,加全蝎21克,牡蛎12克(均另包研末,以药汁冲灌服);病后虚弱者,加当归35克,白术35克,熟地40克,天冬30克,麦冬30克,白芍21克,牡砺45克,以补血气。”
双花汤处方:双花60克,天竺黄30克,山栀21克,黄芩30克,生地60克,花粉42克,郁金35克,玄参60克,白芷42克,生石膏克,蜈蚣(去头足)4条,菊花90克,蝉蜕30克,薄荷30克,板蓝根30克,大青叶30克。水煎两次合液,分早晚两次灌服。
加减:黄疸明显者,去蜈蚣加茵陈30克,柴胡30克,龙胆90克,山栀50克;狂暴抽搐者,加朱砂35克,炒枣仁30克,琥珀21克,茯苓15克;大便干燥者,加生大黄50克,芒硝60克。
预防:
在疫区为增加驴对本病的特异抗体,对4~24月龄和新引入的外地驴,可注射乙脑弱毒疫苗,每年6月至翌年元月,肌注2毫升。同时要加强饲养管理,增强驴的体质。做好灭蚊工作。对病驴要及早发现,每天要测体温和临床检查。病驴要及时隔离,及时治疗。尸体深埋,污染物要用来苏儿或烧碱水消毒。
专注牛羊养殖牛羊病防治,发展养殖事业
本平台有自动查询系统,可以在平台上输入:羊痘、破伤风、感冒。。。。有七十多种病可以查询,只要你知道什么病就可以查询到治疗方法。
欢迎添加北京哪些医院白癜风最好白殿风症状
转载请注明:http://www.lmpbc.com/nycs/9924.html
- 上一篇文章: 警惕疱疹性咽峡炎聚集暴发
- 下一篇文章: 放养周记一次脑炎的预防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