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月系列活动之二学习春季传染病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在这乍暖还寒的春季里,是病毒最容易生长的时节,也是我们的小朋友也是最容易生病的时节。5月3日下午,白马中心幼儿邀请了县妇幼保健院的赵医生来园给孩子们上了一堂有关春季传染病预防的小课堂,赵医生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运用动漫形式,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开始上课......

赵医生向小朋友们介绍了6种春季常见传染病,有§流行性感冒§麻疹§风疹§水痘§手-足-口病§腮腺炎,小朋友们听的都很认真哦!

流行性感冒

§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传染病,是一种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疾病。

典型的症状是:急起高热、全身疼痛、显著乏力和轻度呼吸道症状。

传染源:流感病儿及隐性感染病毒携带者;

传播途径:其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或与被污染物品的接触播;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尤其是儿童、老年人;

预防:(1)早期发现病儿,及时隔离;

(2)加强环境消毒;

(3)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

麻疹

麻疹: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临床表现:1.有与麻疹病儿的接触史。

2.前驱期(3-5天):发热、咳嗽、畏寒、眼结膜充血、流泪、怕光等。两颊近磨牙处出现针尖大灰白点周围绕以红晕的粘膜斑(柯氏斑)。

3.出疹期(3-5天):发热第3-4天出疹,出疹顺序头颈→躯干→四肢→手心脚心。疹型:为玫瑰色斑丘疹,疹间可见正常皮肤。

4.恢复期(3-5天):退疹的顺序与出疹的顺序相同。退疹时可见米糠样脱屑及棕色色素沉着。

§传播途径:通过飞沫呼吸道传播或病儿的分泌物接触传播;

§潜伏期:6—21日。

§预防:1.开窗通风,紫外线消毒空气。

2.接种麻疹疫苗。

3.病儿隔离至出疹后5天,并发肺炎隔离时间延长5天,接触检疫观察三周。

水痘

§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临床表现:发热、头痛、乏力、咽痛。皮疹起初是红斑疹、数小时候变为红色丘疹,再经数小时后发展为疱疹,1~2日后结痂,经数日后痂皮脱落。皮疹呈向心性分布,先出现于躯干和四肢,再是头面部、口腔、外阴等。

传染源:水痘患者为主要传染源,自水痘出疹前1~2天至皮疹干燥结痂时,均有传染性。易感儿童接触带状疱疹患者,也可发生水痘,因二者病因同一,但少见。

§易感人群:普遍易感。但学龄前儿童发病最多。6个月以内的婴儿由于获得母体抗体,发病较少,妊娠期间患水痘可感染胎儿。病后获得持久免疫。

§流行特征:全年均可发生,冬春季多见。本病传染性很强,易感者接触患者后约90%发病,故幼儿园、小学等幼儿集体机构易引起流行。

§预防:病儿应在家隔离至疱疹全部结痂。易感者应避免接触急性期病人,并在18个月时及时接种水痘减毒活疫苗。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柯萨奇病毒等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以手、足和口腔发生水泡为特征的一种儿童病毒性皮肤病。

§传播途径:病毒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亦可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

§临床表现

多见于5岁以下儿童。潜伏期3-7天,发疹前有不同程度的低热、头痛、纳差等前驱症状,1-3天后手指、足趾掌面、口腔黏膜及会阴处出现皮损,皮损为红色斑疹,很快发展为2-4mm大小的水疱,内液清亮,周围绕以红晕,水疱溃破后可形成灰白色糜烂面或浅溃疡,以口腔受累最多见,疼痛明显。病程1周左右,愈后极少复发预后良好。个别严重者还可引起肺炎、脑炎甚至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预防:

§1.经常洗手,尤其是进食前和便后,不喝生水、吃生冷食物。

§2.奶瓶、奶嘴、餐具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

§3.每日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

§4.避免与其他病孩密切接触。

§5.轻症病孩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

洗手是幼儿一日生活活动中必不可少的,赵医生手把手教会了幼儿洗手的正确方法。

家长朋友们做好防范措施:

§1.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清新;

§2.注意环境卫生,不乱丢垃圾、不随地吐痰;

§3.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剪指甲勤洗手);

§4.提醒孩子及时增减衣物;

§5.带孩子按时预防接种;

§6.给孩子合理营养;

§7.保证孩子充足睡眠(晚9—早7点);

§8.鼓励幼儿多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赞赏

长按







































北京白癜风专科医院在哪里
中科让您寒假告别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lmpbc.com/nyyy/110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