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宫颈癌,是男人的错



作者

何慧仪

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

曾有这么一个新闻被广泛转载:

湖北刘先生的前妻宫颈癌去世,现任妻子又被查出宫颈癌晚期。元凶可能是刘先生包皮垢中藏匿了大量的人乳头瘤病毒(HPV)。医生说,丈夫包皮过长或包茎,妻子患上宫颈癌的风险提高三倍。性生活是感染的主要途径

宫颈癌,是目前所有人类癌症中唯一病因明确的,确实主要由HPV持续感染所致。且即使戴避孕套,也不能完全阻断传播。丈夫的阴茎若有HPV,妻子宫颈感染的危险会增加。男性包皮过长、包皮垢也确实容易藏匿人乳头瘤病毒。

除性生活外,HPV感染的途径还有间接传染——通过共用浴盆、浴巾等感染病毒;母婴传染——婴儿通过孕妇产道时感染。

可是,感染了HPV不意味着就会得宫颈癌。因为,约50%~90%的HPV感染,可在感染后的数月至两年内,被免疫系统清除。

只有高危型HPV的持续感染,才会进展为恶性病变。而所谓“持续感染”,是指间隔一年以上,连续两次检测出同一高危型的HPV。

HPV有超过多种亚型。70%~80%的女性一生至少会感染一次HPV。过早性生活,是高危因素

宫颈癌的发生,还与多个性伴侣、吸烟、性生活过早(<16岁)、性传播疾病、免疫抑制等等多个因素相关。

若15岁就开始有性生活,且有过多个性伴侣,虽然家族中并没有相关遗传病史,但由于免疫系统不够完善、抵抗力低下等,可促使致病的病毒HPV持续感染而致病。

定期普查,可以预防

跟其他癌症种类一样,宫颈癌早期常常没有症状,随病情进展,患者可出现阴道少量接触性出血。

因宫颈癌病因明确,体检普查能发挥重要作用。临床上,有较完善的宫颈癌筛查手段,即三阶梯法:第一步细胞学检查——宫颈液基薄层细胞检测(或宫颈细胞学联合HPV检测),一旦发现异常,再走第二步——做阴道镜检查。阴道镜检有异常者,第三步,可镜下定位做组织病理活检。

第一步的细胞学检查,简便易行,无痛苦,灵敏度高,不但能查出宫颈癌癌前病变,也可查出无症状的早期宫颈癌。

推荐普查的年龄是,有性生活后21岁起至65岁的女性。按我国国情,普查每年1次较好,间隔最长不能超过3年。癌前病变,不一定要治

宫颈癌有癌前病变,即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一般没有任何症状,只有极少人有长期阴道排液或同房后阴道流血,甚至月经异常等。

虽然宫颈上皮内瘤变只有少数会进展为宫颈癌,但仍需及时就医,根据相关检查结果,由医生决定是否需要处理。

链接:打了疫苗,还得注意预防

宫颈癌疫苗——即人乳头瘤病毒疫苗,是目前最有效的预防宫颈癌的方法。

未有过性生活的女性(美国、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接种年龄为9~25岁),注射疫苗的效果最好。

目前,我国仅港澳台地区有两种上市的疫苗,分别是四价HPV疫苗和二价HPV疫苗,四合一疫苗可预防HPV-6、HPV-11、HPV-16、HPV-18型病毒,9岁以上即可接种。二价疫苗可预防HPV-16、HPV-18,9~25岁女性可接种。

那是不是说,有性生活的女性打疫苗就无效呢?NO!由于高危型HPV可反复感染,注射疫苗也可获得一定的保护作用。

注射疫苗后,仍要注意以下方面:1.避免性生活过早、过频;2.防止不洁性交、多个性伴侣。因性生活紊乱者危险性高2~3倍;3.积极治疗性传染性疾病,如反复滴虫和霉菌感染、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等;4.积极治疗免疫系统低下疾病。

编辑:徐姗

投稿、合作







































白癜风涂什么药
白癜风症状图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mpbc.com/nyyy/112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