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细胞病毒非嗜肝性病毒感染引起肝炎
做肝病筛查时,除了筛查脂肪肝、自身免疫性肝病、药物性肝炎、嗜肝病毒(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肝炎等,还需要检查巨细胞病毒和EB病毒,这两种病毒也是能够造成肝损害的泛嗜性病毒。
巨细胞病毒(CMV)是疱疹类病毒家族中最大的病毒,基因组为双链线性DNA,其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
巨细胞病毒的感染途径CMV的感染途径主要包括唾液、母婴、输血、手术等,其感染与机体的易感性、年龄、免疫状态等有关,在人群中感染非常广泛,我国成人感染率达在95%以上,多数感染为无症状或潜在感染。胎儿和新生儿期先天或后天感染CMV可出现全身播散性感染,并可出现小头畸形、甲状腺功能低下、智力障碍、发育迟缓、神经性耳聋等。
成人在免疫抑制或缺陷状态下,如应用免疫抑制药物时,潜在的CMV感染便会活化导致疾病发生。
巨细胞病毒导致肝损害免疫功能正常的成人感染CMV并不少见,而肝脏是CMV感染的主要靶器官,CMV感染可导致肝损伤甚至可致肝衰竭。
肝损害时的临床症状主要有发热、乏力、腹胀、尿黄等症状,可出现肝脏肿大、肝酶升高、黄疸等表现,与其他病毒性肝炎临床表现无明显差别,普通病例预后较好,但若病情进展至肝衰竭,则治疗效果较差。
巨细胞病毒的检测目前CMV的诊断主要是通过血清学测定CMV-IgM抗、荧光定量PCR测定血尿CMVDNA水平,一旦确诊感染,需要立即治疗。
为响应国家《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本号提供的疾病常识仅供参考,具体治疗方案须来院面诊。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在线预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lmpbc.com/nyyy/13320.html
- 上一篇文章: 有意愿接种带状疱疹疫苗的辖区居民可来中心
- 下一篇文章: 一文读懂什么是ldquo带状疱疹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