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middot动态丨疱疹
随着夏季到来,气温升高,
这个夏天的“恶魔”又来啦
它是很多宝宝们的“苦”
今天让我们好好了解下
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
咽峡炎
知识宣传
防
控
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急性传染性咽峡炎。
说来,这“疱疹性咽峡炎”也没那么陌生,它跟手足口病就是“哥俩好”!都是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性疾病。
疱疹性咽峡炎与手足口的区别
高发季节
在我省,每年4~7月及9~11月,都是它的高发期,好发于“六一”前后。
易感人群
总的来说,不挑人(人对人肠道病毒普遍易感,不同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但尤其喜欢对5岁及以下儿童下手(以3岁及以下儿童发病率最高)。
传播途径
主要经粪、口、呼吸道、飞沫传播,接触患病幼儿的鼻分泌物、手、物品也会感染。
传播途径
中招后的表现
1.多以突发高热开始,24-48小时可达高峰,升至39-41℃;
2.伴有头痛、咽部不适、肌痛等;
3.咽部出现灰色小丘疹,24小时内发展为水疱和溃疡;
4.经1~5天溃疡愈合,一般3天内退热,症状消失。
5.但要继续隔离,自发病之日起2周(14日)或皮疹结痂后7天。
疱疹性咽峡炎传染性强,但大多数为轻型病例,有自限性(1~2周),愈后良好;极少数可合并脑炎等严重并发症。
如何治疗
但注意,出现这些情况,可能在短期内发展为危重病例——
持续高热,体温大于39℃,常规退热效果不佳;
精神萎靡、嗜睡、头痛、眼球震颤或上翻、呕吐、易惊、肢体抖动、吸吮无力、站立或坐立不稳等;
呼吸增快、减慢或节律不整;
心率增快、出冷汗、四肢末梢发凉、皮肤发花、血压升高等。
尤其是3岁以下的娃,要及时治疗,千万不能拖!
做好预防很重要
1.勤洗手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幼儿洗手;看护人处理幼儿粪便后均要洗手。
2.注意卫生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家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幼儿使用的水杯及餐具要及时清洁、消毒;不要让幼儿喝生水、吃生冷食物。
3.少去人多的地方不宜带幼儿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避免接触患病幼儿。
4.做好消毒居家治疗的患儿避免与其他幼儿接触,以减少交叉感染;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等。
疱疹性咽峡炎
VS
疑问解答
01
疱疹性咽峡炎好了后,会有后遗症吗?
绝大部分疱疹性咽峡炎,治愈后不会有后遗症。
只有少数病例,会出现脑膜炎等并发症,导致出现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方面的后遗症。
02
得过这病,还会再得吗?
有可能会,但伴随年龄增大,症状会变得轻微,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机会也会减少。(“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都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可引起的,两者有所重叠。不同病原体之间无交叉保护作用,故可能会发生反复感染发病的情况。)
03
有疫苗可打么?
目前上市的仅有肠道病毒EV71型灭活疫苗,但它也仅可预防由肠道病毒EV71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
目前各社区中心预防接种门诊均可接种EV71疫苗,一共打2针。
04
为什么我给孩子打了疫苗,
还是得了疱疹性咽峡炎?
EV71疫苗,只能对付EV71病毒,对其他引起疱疹性咽峡炎的肠道病毒是无效的。(针对其他肠道病毒血清型的疫苗,尚在研发中。)
05
如此,那还有必要打EV71疫苗吗?
有必要。
虽然EV71疫苗不能预防所有手足口病,但将会显著减少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的发生。建议≥6月龄的宝宝,在流行季节前2月接种EV71疫苗,接种年龄越早越好,最好在12月龄前打完2针。
对于5岁以上儿童,感染和发生重症病例的可能性小,不推荐接种。
内容摘自丨江苏疾控、南京疾控
图片来源丨百度、江苏疾控
编辑丨保健室
审核丨蓝光幼新闻
转载请注明:http://www.lmpbc.com/nyyy/14867.html
- 上一篇文章: 禅机一bull金色里程宝宝得
- 下一篇文章: 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