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宝宝发热拒食流口水,当心疱疹性咽



每年的夏季,

对小宝宝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高温让细菌传播速度快,

很多粑粑麻麻们为了避暑,

还会带孩子去一些有冷气的室内游乐场、

书店等人流聚集又相对封闭的场所,

这对于自身免疫力尚未完全

建立起来的宝宝来说,

很容易感染病毒导致发烧、腹泻等。

其中很大一部分孩子都是“中招了”

得了疱疹性咽颊炎!

对于“疱疹性咽颊炎”,

大家可能也都是一知半解,

很多小朋友得了这个疱疹性咽颊炎,

由于口腔溃疡导致不爱吃饭,

甚至喝水都表现很痛苦,

发热不适、哭闹不安,

家长们则愁眉不展,

真是又心疼又着急。

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儿童时期的多发病、常见病。该病好发于夏秋季,传染性强、传播快,通过接触、飞沫传播,6个月-5岁的儿童普遍易感,特别容易在幼儿园造成流行。该病主要由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EV71等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

有什么症状?

突然出现发热、咽痛、流涎、拒食,部分患儿伴有咳嗽或者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患儿口腔黏膜可见疱疹,可累及上腭、扁桃体、咽峡部等。疱疹周围有红晕,1-2天后破溃变为溃疡,颈部、颌下可以摸到肿大的淋巴结。少数病例还会发展为手足口病,除了口腔疱疹外,手、足、臀部还会有皮疹,不痒、不痛。血常规检查会发现,患儿的白细胞是正常或者偏高,如果还合并了细菌感染的孩子,C反应蛋白数据升高,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比例均升高。

此病来势汹汹,但有自限性,自然病程为1周左右。

与普通感冒及手足口病的鉴别

疱疹性咽峡炎vs普通感冒

由于疱疹性咽峡炎初期症状与普通感冒区别不大,因此很容易被误认为感冒而延误治疗。但普通感冒多由呼吸道病毒引起,表现为流鼻涕、鼻塞、咳嗽、疲倦、食欲减退、发热,体温38℃左右。

图片来源:萌芽研究所BUD

疱疹性咽峡炎由柯萨奇A组病毒(1~6、8、10、22)和其他肠道病毒、疱疹病毒或EB病毒引起,有一定的传染性。症状多表现为突然高热,可伴严重咽痛、吞咽困难、唾液分泌增多、食欲减退、乏力等,口腔内的疱疹是最重要的鉴别点。

疱疹性咽峡炎vs手足口病

著名药学专家冀连梅曾指出,疱疹性咽峡炎是种比较特殊的感冒。在临床门诊中,一般每个感冒患者中就有5至10个可能是疱疹性咽峡炎。疱疹性咽峡炎的疱疹仅仅出现在口腔内。

图片来源:妈咪知道

手足口病多为嗓子里先有疱疹,后发展到手心脚心,并伴有发烧。疱疹性咽峡炎的疱疹初为灰白色的小丘疹,周围红晕,以后变成发亮的疱疹,破溃以后变成小溃疡。多数可见丘疹、疱疹和溃疡同时存在。

如何治疗?

鼓励患儿多喝水。

1

低热,则可物理降温处理;当体温超过38.5℃时,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退热药物降温,以预防高热惊厥。

2

注意口腔护理。遵医嘱使用开喉剑喷雾剂(儿童型)喷于口腔疱疹处,以减轻患儿疼痛,促进愈合。

3

轻症患儿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抗病毒药物、清热的中成药即可。

4

持续高热、不能进食的患儿则需要静脉补液支持治疗。

5

合并了细菌感染的患儿,需要合理的抗生素治疗。

6

如患儿精神萎靡、持续高热、抽搐,还需注意重要脏器合并症(心脏、肺、脑损伤),医院就医!

7

“疱疹咽峡炎预防重于治疗”!

如何预防?

平日的日常护理是非常重要的,

粑粑麻麻们一定要记牢哦!

注意居家环境卫生,勤开窗通风,餐具、玩具定期消毒

休息很重要,保证孩子有充足的睡眠,劳逸结合

饮食营养、清淡、易消化,多吃蔬菜、水果

注意口腔卫生,保持口腔清洁,用淡盐水漱口

注意手卫生,勤洗手

尽量少到人群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

 就医咨询电话 

-

(桂林市妇幼保健院儿科)

文/唐冬梅(儿科) 编辑/郑凌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mpbc.com/nyyy/148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