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医生手足口病or疱疹性咽峡炎
夏季来临,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又开始流行,二者均为高热突起,流延口痛,孩子难受,家长恐慌。下面重庆市妇幼保健院儿科门诊的专家们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表现与两者的鉴别要点,请家长们理性看待。
手足口病:
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引发该病的病毒达20多种,其中以科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最为常见。主要见于5岁以下的儿童,潜伏期平均3~5天。以手、足、臀、口腔黏膜等部位疱疹和发热为特征,如无并发症,一般预后良好,但重症者病情凶险,多由EV肠道病毒71型引发,是引起医务人员和患儿家长高度重视的类型。
疱症性咽峡炎:病原大多为A组科萨奇病毒,主要表现为急骤发热,可持续或反复,咽峡部出现疱疹及溃疡面。年龄大的小儿常诉咽痛,吞咽时尤甚;婴幼儿则烦躁不安、拒食、流口水等。该病感染性较强,传播快,呈散发或流行,夏秋季高发,一般病程4~6日,重者可至2周。
疱疹性咽峡炎,由于其发病症状和手足口病相似,又有“隐形手足口病”之称,容易与手足口病混淆。那么二者区别又在于何处呢?
1、病原谱不同:两病的主要病原都是科萨奇病毒,但EV71型病毒可引起重症手足口病;
2、症状不同:两者同为起病急并伴有发热;疱疹性咽峡炎的疱疹仅出现在口腔内,手足口病的患儿先在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疱疹,其后发展至手掌或脚掌部出现米粒大小疱疹,臀部或膝盖偶有受累;
3、后果不同:二者引发重症的几率相差大,预后也相对有差异。疱疹性咽峡炎几乎不会出现重症危及生命,而手足口病的重症者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等,可引起脑干脑炎、神经源性肺水肿从而导致患儿死亡;
4、分类不同:二者均具有传播性,但疱疹性咽峡炎不属于传染病,手足口病属丙类传染病。
重庆市妇幼保健院儿科门诊专家提醒:
发病初期若仅有咽喉部疱疹,一般医生会诊断为疱疹性咽峡炎,随着手足疱疹的出现,医生则会诊断手足口病。不管是传染性,还是引发严重后果的可能性,疱疹性咽峡炎均不及手足口病,而非网传的“比手足口病更厉害”。由于此二病尚无特异性预防方法,加强监测、提高监测敏感性是关键,家长不宜盲目慌张,应医院就诊,并依照医生的嘱咐密切观察宝宝其他系统的异常表现。
北京治疗白癜风中医医院北京哪治白癜风治得好转载请注明:http://www.lmpbc.com/nyyy/6071.html
- 上一篇文章: 梅州家长请放心,疱疹性咽峡炎并不可怕
- 下一篇文章: 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来啦无锡妈妈别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