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塞米松在nbsp5大系统的用药经



地塞米松在nbsp5大系统的用药经

地塞米松作为一种长效糖皮质激素,在很多疾病中都有应用,之前介绍了地塞米松在内分泌、血液、眼科、消化、皮肤疾病方面的应用,今天就来介绍一下地塞米松在感染、神经、重症、骨科及其他方面的一些应用。

感染性疾病

1.结核性脑膜炎或脑膜脑炎:鞘内注射,一般为地塞米松3~5mg/次及异烟肼mg/次,2~3次/周,疗程视脑脊液蛋白及颅压改善情况而定,一般情况下在脑脊液蛋白<mg/L时逐渐减少糖皮质激素用量。

2.手足口病:对重症病例可酌情应用地塞米松0.2~0.5mg/kg/d,病情稳定后,尽早减量或停用。个别病例进展快、病情凶险可考虑加大剂量。如在2~3天内给予地塞米松0.5~1.0mg/kg/d。

神经系统疾病

1.多发性硬化:地塞米松20~40mg/d,静脉注射3~5天,以后每3~5天减半量,或改泼尼松口服直至停用。(以前常用,但因水钠潴留等副作用大,现已少用。)

2.重症肌无力:一般:地塞米松0.~0.15mg/kg或3mg/d,每日晨顿服,每3天增加0.75mg直至足量(9~12mg);大剂量冲击逐渐减量维持疗法:即甲泼尼龙0mg,静脉滴注80mg每日1次,连用3~5天,随后地塞米松10~20mg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7~10天。若症状稳定,停用地塞米松,改为泼尼松80~mg每晨顿服。

3.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地塞米松10~15mg/d静脉滴注,连续10~14天,之后改口服泼尼松60mg/d,逐步减量至30~50mg,隔日顿服,疗程1个月左右。

重症患者的加强医疗

1.过敏性休克:糖皮质激素具有非特异性抗过敏抗休克作用,但起效缓慢,不可作为首选的抢救措施,但可与肾上腺素合用。需用糖皮质激素时,宜采用冲击剂量,一般用氢化可的松或地塞米松。地塞米松10-20mg静脉推注,可重复使用。

2.急性脑水肿:首选盐皮质激素活性较弱的地塞米松,通常起始剂量10mg,静脉注射,后续4mg,6h1次,可连用使用数天,逐渐减量至撤停。

骨科疾病

运动系统慢性损伤:地塞米松一般每次0.8~4mg,按关节腔大小而定,与酰胺类局麻药物混合后注射,常用的局麻药物包括普鲁卡因、利多卡因和布比卡因等,间隔应为3~4周,一年不超过3次。

其他

1.术后恶心呕吐的防治:地塞米松发挥作用需一段时间,应在麻醉前或麻醉诱导时静注地塞米松5~10mg。

2.小儿声门下及气管异物取出术辅助麻醉:诱导麻醉后静脉注射地塞米松0.5mg/kg。

3.热射病/重症中暑

符合下列之一者考虑应用糖皮质激素:①持续高热≥39℃,同时肺部影像学出现多发或大片实变和(或)阴影,短期内进展迅速;②有明显呼吸窘迫,达到重症ARDS诊断标准。用法:成人推荐剂量地塞米松7.5mg/d,同时给予制酸剂和胃黏膜保护剂;监测及控制血糖在8~10mmol/L;预防二重感染。

4.新生儿机械通气:对于日龄12-14d,FiO20.6,且有呼吸机依赖的早产儿,可考虑短疗程(7d)小剂量地塞米松:0.25mg/kg,q12h,4d,然后0.05mg/kg,q12h,3d。地塞米松也用于拔管后的气道水肿:共3次,首剂可在拔管前8~12h给予0.25mg/kg,q12h。

5.化疗致恶心呕吐:

6.肿瘤切除手术所致恶心和呕吐:地塞米松发挥作用约需3小时,应在术前、术中或给予阿片类药物以前给药,常用剂量5~10mg,1天2次。

7.促胎肺成熟:应用指征:孕周<35w,近日需终止妊娠者,如早产、前置胎盘、慢性胎儿窘迫,胎膜早破、羊水过多或过少;或孕周≥35w,由于多种原因仍存在肺发育不成熟,如糖尿病、胎儿生长受限等;用法:地塞米松注射液6mg肌注,q12h,共4次。

临床应用建议

地塞米松是双刃剑,应在有明确指征时按照相关指南或共识推荐的用法用量合理使用,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用量与时间。特别提醒的是,儿童长期应用会影响生长发育,导致生长停滞。

编辑:张跃奇

各种糖皮质激素之间剂量如何转换?

回复激素即可获取剂量转换表格。









































北京白癜风哪里治疗最好
白癜风怎么治疗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lmpbc.com/nyyy/8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