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疗效观察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疼痛性疾病。目前,临床上还没有一套简便、有效并且能够防止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治疗方法。我院疼痛科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发现在传统治疗带状疱疹的基础上联合臭氧治疗,不仅可以有效地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而且可有效地降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患病率。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病例
选择~年我院门诊自愿接受该治疗方法的初次罹患带状疱疹伴有神经痛的患者,年龄60岁以上,疱疹分布于躯干和四肢,发病后一周内就诊,且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7分。采用病例随机对照研究,将80例急性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传统治疗方法(C组)和传统治疗方法联合臭氧治疗(O组)。
1.2治疗方法
C组:为每日泛昔洛韦0.25g,静脉输注,3次/d,连用7d;氨酚待因2片,每晚服用,连用7d;维生素B1,10mg,3次/d,连用1个月;维生素B12,0.5mg,3次/d,连用1月。
O组:在传统治疗方法的基础上,每天在疱疹边缘以及疱疹皮下注射饱和臭氧盐水50ml,共7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VAS情况。
1.3随访内容
治疗12个月后随访患者,记录每组患者发生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发生例数,并且计算出各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发生率(%)。
1.4统计学处理
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近期疗效
治疗7d后,C组患者治疗前后的VAS评分分别为8.2±0.9分和6.2±0.5分,治疗后VAS评分显著降低(t=38.,P<0.05);O组治疗前后的VAS评分为8.3±0.8分和3.5±0.8分,治疗后VAS评分显著降低(t=.39,P<0.01)。治疗前两组VAS评分无显著差异(t=0.,P>0.05),治疗后O组VAS评分显著低于C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21.,P<0.05)。
2.2远期疗效
治疗12个月后随访,C组中有16例患者发生了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为40.0%。而O组中,仅4例患者发生了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为10.0%。O组后遗神经痛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P<0.05)
2.3不良反应
两组患者均未见不良反应。
3讨论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可能因为患者在小时候感染疱疹,之后病毒潜伏在感觉神经节,在一定条件下复苏、复制引起的,病毒损害了感觉神经及其支配的皮肤,因此,临床上的症状主要表现为皮肤疱疹和疼痛。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是带状疱疹最痛苦的并发症之一,其定义为急性带状疱疹临床治愈后持续疼痛6个月以上,以持续性的顽固隐痛伴阵发性剧痛为临床特
征,并且,在临床非常难以治愈和缓解。
研究证实,大约有9%~13%的带状疱疹患者可发生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持续时间达3~5年,并年龄越大,疼痛越难消除。尤其在50岁以上的患者为甚。另一些研究显示,大约50岁以上带状疱疹患者发生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概率大约为62%,其中20%的患者疼痛持续时间超过6个月。30%~50%老年患者可遗留顽固性神经痛。患者的痛觉也可因精神紧张、疲劳或饮酒等因素加重。
目前多数学者认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可能是一种以神经系统的病理改变为主的神经病理性疼痛。而炎症浸润引起神经末梢周围微环境的变化可能是疼痛过敏发生的最初原因,炎症细胞可能通过直接(细胞免疫)和间接(分泌炎性介质)的方式致使神经发生瓦勒变性,轴突和髓鞘溶解等损伤。
此外,除了炎症反应,一些研究人员也认为可能并存有多种疼痛机制。其外周神经机制可能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神经干持续性的炎症反应;
②伤害性感受器的病理性敏感化;
③交感神经的异常活动等。陈大伟和Rowhham()等学者经过研究认为,细小的感觉传入纤维(包括感觉伤害器)的阈值降低,活性增强、放电异
常,均可以引起中枢过度兴奋,这可能是触觉异常性疼痛的重要形成机制。这个理论就可以解释为什么采用局部麻醉药物阻断周围神经的方法减轻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疼痛症状。
目前,医用臭氧在疼痛治疗领域中应用越来越广泛。臭氧有非常强烈的氧化性,使用恰当浓度的臭氧进行治疗时,臭氧可以作为生理激活因子,刺激体内产生许多种生物学效应。皮下注射臭氧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能够迅速止痛、显著地减少组织充血和水肿,降低局部组织温度同时增加局部组织的氧供。
已经有众多的学者经过研究证实:臭氧可以通过刺激氧化酶过度的表达,从而消除炎症反应中过量的反应性氧化物;抑制免疫因子释放,扩张微血管、改善组织灌注、加速无菌性炎症的消除。此外,臭氧可促使内皮细胞释放NO,扩张血管,改善组织氧供,加快炎症消除的速度。另一些研究证实,臭氧可以增加红细胞内2,3-DPG的含量,从而使氧合血红蛋白解离曲线向右移动,氧气释放增加,使局部组织缺氧的情况得到改善。最近的一些研究也证实了臭氧对于神经末梢的直接刺激作用,促进抑制性中间神经元释放脑啡肽等镇痛物质,达到临床止痛的作用。
本研究对于罹患带状疱疹的患者采用了传统治疗组作为对照,而治疗组加用了臭氧,在治疗后立刻显出了不同的镇痛效果,治疗组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随访时,也发现了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远远低于对照组。这些都说明了臭氧可能在带状疱疹急性期能够显著地减少了神经系统的损伤,神经系统的敏化程度大幅度地降低。在治疗组中,没有发生穿刺部位感染的情况,可能也归功于臭氧强烈的灭菌作用,同时,在患者治疗期间,也没有观察到与臭氧相关的不良事件的发生。
4结论
本研究结果证明:在带状疱疹早期局部应用臭氧治疗,能明显地降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
本文引用文章如下:
[1]SampathkumarP,DrageLA,MartinDP.Herpeszoster(shingles)andostherpetieneuralgia[J].MayoClinProe,,84(3):-.
[2]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疼痛学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3]韩济生,樊碧发.疼痛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4]孙建方,徐秀莲.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治疗现状[J].实用老年医学,,18(6):-.
[5]BorstSE.TheroleofTNF-alphaininsulinresistance[J].Endocrine,,23(2-3):-.
[6]王喜连,何平平,周忠群,等.普瑞巴林联合医用臭氧治疗老年患者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疗效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9(10):-.
[7]潘金花,刘洪玉,何农.臭氧在治疗带状疱疹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实用医学,,3(4):-.
赞赏
长按鍖椾含娌荤枟鐧界櫆椋庡摢闂村尰闄㈡潈濞?鐧界櫆椋庣殑涓尰娌荤枟
转载请注明:http://www.lmpbc.com/nyyy/8810.html
- 上一篇文章: 带状疱疹的症状常见的有哪些呢
- 下一篇文章: 江门高三学生病毒性脑炎,用爱为生命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