疱疹性咽峡炎为什么都爱用小儿清毒糖浆
患儿口腔粘膜出现少数灰白色疱疹,周围有红晕。
西医:
疱疹性咽峡炎,由柯萨奇A组病毒所致,也是手足口病的“近亲”,好发于夏秋季。变现为急性发热,体温大多在39℃以上,流涎、咽痛等。发病2天内,体检时可见咽喉部红肿,咽腭弓、悬雍垂、软腭等处可见2——4mm大小的疱疹,周围红晕,疱疹破溃后形成消溃疡,病例为1周左右。
由于疱疹性咽峡炎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因此抗菌素类药物对此病无效,如遇到发热等继发细菌感染等情况,才考虑使用抗菌药物。“不过,中药辨证施治对疱疹性咽峡炎的效果很好,如果使用中医治疗,既可控制病情,达到祛邪治本目的,又可避免抗菌药等西药的不良负作用。”中医治疗疱疹性咽峡炎常用治疗原则为清热、养阴及降火。
中医:
中医上来说,“疱疹性咽峡炎”属于“温病”范畴,属于外感发热性疾病,发烧就要耗伤人体阴液。而疱疹性咽峡炎还伴随着咽炎、口腔溃疡等,更容易造成体液流失。疱疹性咽峡炎治疗除了应用清解热毒之外,养阴生津也更为重要。
治法:口服小儿清毒糖浆(小儿清毒糖浆用量为常用剂量的2倍)
小儿清毒糖浆组方分析:小儿清毒糖浆组方中石膏清热泻火、除烦解渴,为君药。栀子、黄芩、龙胆、山银花、连翘、苦地丁、板蓝根、玄参、地黄,诸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共助君药为臣,知母、麦冬清热生津为佐药。诸药相伍不仅使热毒可解,且养阴生津顾护津液。
疱疹性咽峡炎患儿护理:
患者在饮食上主张清淡,患者在护理时要注意口腔清洁卫生,另外平时患儿应多喝水及多吃易消化食物,勿吃辛辣刺激油腻重口味难消化食物。
疱疹性咽峡炎的预防:
由于婴幼儿抵抗力较差,疱疹性咽峡炎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由于小孩子常不注意个人卫生,因此疱疹性咽峡炎病菌容易经过口水污染的手、水杯、玩具、餐具、咳嗽喷嚏等传播,在预防上有一定难度。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lmpbc.com/nyyy/9471.html
- 上一篇文章: 生殖器疱疹诊疗指南2014
- 下一篇文章: 昆明将开展手足口病疫苗接种6个月5岁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