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接种知识乙型脑炎你知道吗



简介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乙脑是一种由蚊类传播的人畜共患疾病,人和许多动物(家畜、家禽和鸟类)感染乙脑病毒后都可成为乙脑的传染源,乙脑主要通过蚊虫叮咬而传播。蚊子不但是乙脑病毒的传播媒介,而且乙脑病毒在蚊体内可经蚊卵传代。蚊与猪是本病毒的主要长期储存宿主和扩散宿主。鉴于此,目前防蚊灭蚊是切断乙脑病毒传播途径,预防乙脑的重要措施之一;预防乙脑的另一重要措施是注射乙脑疫苗,以保护易感人群免受乙脑病毒的感染。

乙脑疫苗是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有效措施。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黄病毒科虫媒病毒----乙脑病毒引起的一种侵害中枢神经系统的急性传染病。常造成患者死亡或留下神经系统后遗症。

接种程序

乙脑灭活疫苗接种4剂次,儿童8月龄接种2剂次,间隔7~10天,18~24月龄和六周岁各加强1针;乙脑减毒活疫苗按照08年实行的扩大免疫规划方案,将程序由原来的3剂次订为接种2剂次,儿童8月龄和18~24月龄各接种1剂次。

折叠接种方法

每瓶0.5ml,8月龄和2岁儿童注射0.5ml,含乙型脑炎活病毒不低于5.4lgpfu,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进行皮下注射。

免疫

乙脑疫苗注射灭活疫苗:地鼠肾组织培养灭活疫苗经2针基础免疫后中和抗体阳转率在60%~85%。次年加强注射后中和抗体滴度上升明显,阳转率可达到90%以上,且可维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流行病学效果经大量人群调查,其保护率一般在80%左右。

乙脑灭活疫苗的保护率为60%~90%。乙脑减毒活疫苗一次注射后中和抗体阳转率可达80%以上,第二年加强后可达90%以上。

减毒活疫苗:地鼠肾组织培养灭活疫苗经2针基础免疫后中和抗体阳转率在60%~85%。次年加强注射后中和抗体滴度上升明显,阳转率可达到90%以上,且可维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流行病学效果经大量人群调查,其保护率一般在80%左右。

折叠人群

不宜接种灭活疫苗的人发热及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病;脑及神经系统疾病;过敏性疾病,既往对抗生素、疫苗有过敏史者。

不宜接种减毒活疫苗的人发热;患有急性传染病、中枢神经系统、心、肾及肝脏等疾病;体质衰弱、有过敏史或抽风史者;先天性免疫缺陷者;近期或正在进行免疫抑制剂治疗者和孕妇均不可注射本疫苗。

程序

根据国家规定的免疫程序,灭活疫苗在孩子8个月时接种两针,两针间隔时间为7~10天;18~24个月时接种第三针;6岁时接种第四针。减毒活疫苗在孩子8个月时接种第一针,18~24个月时接种第二针,6岁时接种第三针,以后不再接种。

不良

乙脑疫苗灭活疫苗:首次接种时不良反应较少,但多次加强注射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减毒活疫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主要包括局部反应和轻度的全身症状。大多数人接种无反应,仅个别儿童注射后,局部出现红肿、疼痛,1~2天内消退。少有发热,一般均在38℃以下。少数有头晕、头痛、不适等自觉症状。偶有皮疹,血管性水肿和过敏性休克发生率随接种次数增多而增加。一般发生在注射后10~30分钟,很少有超过24小时者。此类接种反应多见于反复加强注射的对象,尤以7岁以上儿童加强注射较为多见。

赞赏

长按







































北京最好的白癜风医院电话
白癜风有什么偏方可治嘛



转载请注明:http://www.lmpbc.com/nyzz/116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