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治疗偏方大集合



带状疱疹治疗偏方大集合

  带状疱疹偏方1:

  头发适量(以天然粗黑者为佳)。

  将头发燃烧至通赤,研为细末,密封,贮于有色瓶中备用.用时取麻油适量,调为糊状,外涂患处,无须包扎,每天1次。

  带状疱疹偏方2:

  地龙5条。

  将地龙烤干研粉,加适量麻油调匀,搽于局部。

  带状疱疹偏方3:

  蜈蚣3条。

  将蜈蚣置瓦上焙干,研未,加鸡蛋清适量调匀后,涂在皮损处,每天5-6次.如有寒热等全身症状,则配合龙胆泻肝汤或银翘散等煎剂内服。

  带状疱疹偏方4:

  伸筋草10克,海金沙5克。

  先将伸筋草用明火烧成灰,加入海金沙、麻油(其他植物油亦可)调成糊状,棉签蘸涂于患处,每天2-4次。

  带状疱疹偏方5:

  鲜地梢瓜全草克(干品克)。

  将地梢瓜放入铝锅内煮沸20分钟,去渣,乘药液热时用纱布浸药液敷患处,稍凉即冲洗患处.若皮肤有破损者洗后擦干,可涂1%龙胆紫或儿茶粉,每天2-3次

带状疱疹偏方6:

  大叶金钱草适量。

  将大叶金钱草放瓦片上锻灰研未,麻油调搽局部,每天2-4次,冬天外用敷料包扎。

  带状疱疹偏方7:

  升麻30-50克。

  上药浓煎汁,用纱布蘸药汁湿敷患部,保持局部湿润。治疗期间禁食生姜、大蒜、辣椒、鱼、蛋等辛辣及发物。

  带状疱疹偏方8:

  雄黄10克,2%普鲁卡因2毫升,75%酒精30毫升。

  先将雄黄研细,放入普鲁卡因和酒精的混合液中,搅匀,装入干净瓶中备用.用时取棉签蘸取药液涂患处,皮肤干后再涂,每天数次,不需包扎.疱疹未破或已破者均可应用。

  带状疱疹偏方9:

  鲜活地龙50克。

  将地龙洗净置小杯内,加白糖15克,用小木棒搅拌片刻,取浸出液涂敷患处,每天1次,同时配服龙胆泻肝汤。

  带状疱疹偏方10:

  蜈蚣、蛇蜕、香油。

  上药按1:1:8比例配方.先将蜈蚣、蛇蜕炒研极细未.加入香油调匀备用.用时搅拌油膏,使之均匀,以洁净毛刷蘸油膏涂擦病变部位,每天3次。

带状疱疹偏方11:

  瓜篓克,红花10克。

  每天1剂,水煎2次,共取汁-毫升,分2-3次服用。

  带状疱疹偏方12:

  明矾10克,琥珀未3克,冰片4克,蜈蚣2条。

  先将蜈蚣放下瓦片上焙干,然后与装药共研细未,用鸡蛋清调成稀糊状备用.用时用棉签蘸药糊搽敷患处,随干随搽。

  带状疱疹偏方13:

  鱼石脂软膏克,大黄20克,黄柏15克。

  将大黄、黄柏研成细未,围蒸馏水调成糊状,再加入鱼石脂软膏搅拌均匀,制成鱼二黄软膏.常规消毒皮损部位,按皮损面积大小,将药膏平摊于纱布上约0.3厘米厚,贴敷患处,用胶布或绷带固定.隔天换药1次。

治疗带状疱疹的8个中医偏方

带状疱疹是由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同时累及神经和皮肤的常见病,其特征为单侧性、沿被侵犯的三叉神经或脊神经分布区出现带状多片红斑基础上的成簇疱疹,常伴有发热和神经痛,并且可以出现区域性淋巴结肿大。因本病好发于胸胁及腰部,所以中医学称其为“缠腰火丹”、“蛇丹”、“蛇串疮”。主要病因为肝火脾湿郁于内、毒邪乘虚于外,治疗时,应选用清肝泻火、利湿解毒、化瘀止痛的中药。

处方1二乌酒精浸液

生川乌、生草乌、生南星、生半夏、白芷、大黄、雄黄各10g,冰片lg,蜈蚣4条;上药共研细末,加入95%乙醇ml浸泡2周;使用时把浸泡液摇匀,涂搽患处,每日3?4次。解毒止痛;主治带状疱疹。有人报道,以此方治疗62例患者,其中男38例、女24例,年龄10?72岁,病程为1?10天。搽药5天痊愈者48例、基本痊愈者2例。本品有毒,不可内服;对疱疹已溃者不宜用。

处方2大黄五倍子膏

生大黄2份,黄柏2份,五倍子1份,芒硝1份;取上药共研细末,外加凡士林制成30%软膏,治疗时外搽患处,每日2?3次。清热解毒,燥湿收敛;主治带状疱疹。有人报道,经此方治疗例患者,其中男78例、女72例,平均年龄45岁;结果全部治愈,最多敷药4次、最少2次。

处方3王不留行糊剂

王不留行适量;上药以文火焙干,呈黄褐色(或爆花状),共研细末,用鸡蛋清调成糊状,涂搽患处,每日3次。活血止痛:主治带状疱疹。有人报道,用此方治疗36例患者,其中男11例、女25例,年龄在5?60岁。结果治疗3?5天痊愈者28例,6?7天痊愈者4例、10?15天痊愈者4例。

处方4加减升降汤

生大黄(后下)、姜黄、僵蚕、生地黄、赤芍各10g,生栀子、黄连各5g,大青叶15g;上药水煎2次口服,每日1剂。若患者大便频繁,宜去大黄;高热时宜加生石膏;局部疼痛明显时可加适量乳香同煎。泻火解毒,活血止痛;主治带状疱疹。有人报道,以此方治疗例带状疱疹,其中男54例、女58例,平均年龄为38岁;治疗病程最短1天、最长4天。观察结果表明,皮损消退、疼痛消失而痊愈者98例:皮损消退、疼痛减轻而显效者7例;皮损和疼痛减轻而有效者5例。

处方5加减龙胆泻肝汤

龙胆15g,柴胡、黄芩、车前子各l0g,桅子、熟地黄各20g,木通、当归12g;上药水煎2次口服,每日1剂,连服5?7天。重症者、疱疹面积大、局部刺痛剧烈,宜加重楼20g、大青叶各30g、绿豆衣12g:此外,还可留药渣捣碎,搽于患处,每日换药2次。清肝泻火,利湿解毒;主治带状疱疹。曾有报道,用此方治疗45例患者,治愈41例、好转3例,总治愈率约为91%。方中木通应该用川木通为宜,因关木通可能产生肾功能损害。此方源自《医方集解》,由龙胆、黄芩、梔子、泽泻、木通、车前子、当归、生地黄、柴胡、甘草等药组成;必要可随证加减。

处方6金芍一贯煎

白芍、生地黄各10?50g,郁金、北沙参、麦冬、枸杞子各10?30g,当归、川楝子各6?15g;上药水煎2次口服,每日1剂。滋阴养血,理气止痛;主治老年人带状疱疹,以补为主,疏补同用.有人报道,以此治疗30例,全部治愈,未曾合并感染,于用药2?5天炎症开始消退、3?5天水疱开始变干痂、3?18天疼痛几乎完全消失。

处方7雄黄散

雄黄、白矾各8g,蜈蚣2g;取上药共研细末,用麻油或冷开水调成糊状;治疗时搽敷患处即可,每日3?4次,连用3天为1个疗程。解毒止痛,收敛燥湿:主治带状疱疹等。曾有报道,用此方治疗39例患者,其中男28例、女11例,年龄在5?60岁;观察治疗结果显示,痊愈者39例,皮疹和疼痛全部消失,其中于3天内痊愈者34例、6天以上痊愈者5例。

处方8龙衣散

蛇蜕5g,灯心草10g,凤凰衣3g:先将蛇蜕、灯心草同烧成灰,再把凤凰衣研成细末,混匀即成。治疗时,取药粉适量,对入麻油调制成糊状,涂搽敷处,每日2?3次。祛风止痒,敛疮生肌;主治带状疱疹。有人报道,用此方治疗78例患者,痊愈56例、好转20,大多数患者在用药1次后灼痛明显减轻,用药2天后皮疹停止发展、水疱变干,用药2?5天后逐渐愈合。

治疗带状疱疹的10个小偏方

带状疱疹治疗方法有哪些?很多朋友会有这样的问题。以下就是关于带状疱疹治疗的十个小偏方的介绍,希望能帮您更好的治疗带状疱疹。

1、鸦胆子油方法:鸭乳液20ml,每日2-3次,连续服7天,用菜油或鲜菜汁调云南白药成糊状敷于患处,可以止痛消肿,一周左右皮损结痂愈合。

2、取鲜金钱草(最好连根)1两,碾碎成泥状(碾药不能用铁器),可另加冰片3g,六神丸,仙人掌适量。加入少许茶油拌匀,敷于患处,外加干净纱布覆盖固定,每日换药一次。重者金钱草1两水煎服,每日1—2次。

3、先用0.5%碘酒消毒水疱壁,再用无菌注射器抽取疱疹液,将双黄连粉针剂3克溶于生理盐水20毫升中混匀,用无菌棉签均匀地涂于水疱部位,再用无菌纱布覆盖其上,保持局部清洁干燥,防止摩擦、搔抓,每日敷2次,一般5~7天可愈。

4、用板蓝根注射液1支(2毫升),病毒灵片0.3~0.5克(研细末),搅匀成稀糊状,用时将此糊涂患处,每日3次;患处面积大,痛剧者,日涂5~7次,以保持患处湿润。

5、用紫金锭内服加外用治疗带状疱疹可取得较好疗效。用法:取紫金锭10~20片研碎,加温开水5~10毫升,混匀后涂于患处,待疱疹结痂后停用;同时内服紫金锭,每次0.9克,每日2次,服至痛止。涂药2~4次后水疱干涸,糜烂处涂药24小时后结痂。一般用药2~6天可止痛。(又名南通蛇药片)

6、季德胜蛇药取该药适量,加75%酒精适量搅成糊状,涂于患处,每天5~6次;同时每天内服该药3次,每次10片。一般5天可治愈。

7、西黄丸本品由牛黄、麝香、没药、乳香等中药制成。每次服2克,每天2次。一般用药2~3天后,患处疱疹红斑变浅,肤色接近正常,水疱干涸、结痂,疼痛消失。

8、京万红烫伤膏取该药适量涂于患处,每天1次;同时口服西米替丁毫克,每天3次。用药后24小时内疼痛消失,2~3天皮疹干涸,3~4天结痂脱落。

9、视患处大小,六神丸20~40粒用米醋调匀涂患处,天3次。口服每天3次每次10粒。连用4~5天可愈。

10、1%吲哚美辛溶液涂患处,2-4/d,疼痛、红斑、肿胀主要症状改善,有效率92%。

以上就是关于带状疱疹治疗的十个小偏方的介绍,知道了带状疱疹治疗方法,建议您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适合自己的偏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lmpbc.com/nyzz/125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