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痛叫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前几天,有一位患者手捂住腰走进我们诊室,嘴里不停的哎呦、哎呦地喊!他说有一阵总是觉得腰疼,贴掉一盒膏药都毫无改善,成天睡也睡不好,吃也吃不香。过了一段时间,腰部一小块长方形区域里,长满了红色的水疱,而且痛的不行,这才想着来检查,结果确诊是带状疱疹!

疼痛示意图

据统计,50%以上的成年人一生中都会有一次带状疱疹发作,而且年龄越大,病情越重,后遗神经痛也越突出!

这高发的带状疱疹究竟是什么呢?又该怎么预防?

什么是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民间俗称“缠腰龙”、“蛇串疮”,是一种常见的病毒性皮肤病,病原体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和小时候常见的水痘属于同种族的。

“缠腰龙”示意图

带状疱疹的常见表现

在人体初次被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之后,约70%会发病,爆发水痘;而近30%不发病,成为隐匿性感染,这些病毒会悄悄地隐藏在“脊髓后根神经节的神经元”中。

当机体受到某种刺激,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时,潜伏的病毒会被激活,就会沿着周围神经纤维移动到皮肤,对人体造成破坏,引起小水疱,部分会伴有神经痛,形成带状疱疹。

其好发部位为肋间神经、颈神经、三叉神经和腰骶神经支配区域的皮肤。

带状疱疹病情发展示意图

带状疱疹的易感人群

所有年龄的人群都有可能会得带状疱疹。虽然儿童一般会发水痘,但也有得带状疱疹的。

通常来说,带状疱疹容易在老年人、女性、50岁以上、免疫力低下或缺陷、近期过度疲劳的人身上“作威作福”。

疲劳的女性

年龄越大,疼痛越剧烈

带状疱疹带来的疼痛会贯穿整个病程,疼痛时间长短不一,在夜间12点至凌晨3点加剧,痛点也不固定,呈针扎样、撕裂样、烧灼样、放电样疼痛,有时还会有发热感。

而年龄越大疼痛越剧烈、疼痛时间越长、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率越高。

疼痛示意图

危害不容小觑,别掉以轻心

带状疱疹本身,大多数都是不可怕的,大部分带状疱疹是自限性的,两三周左右,水疱就会结痂脱落,但是一些特殊部位的带状疱疹,其并发症和后遗症却“火力十足”!

伤害眼膜,导致失明

带状疱疹可发生在面部三叉神经节段,而三叉神经中有一条眼神经纤维,其部分分布在人体眼球的角膜、结膜以至于整个眼球。

该部位的神经纤维如果受到疱疹病毒感染,可发生角膜炎、角膜溃疡、结膜炎,患者可发生怕光、流泪、眼睛疼痛,以致视力减退,严重者会导致失明。

眼睛示意图

导致面瘫

疱疹病毒若感染到面部神经中的运动神经纤维,则可能出现面瘫,患侧眼睛无法闭合,面部表情呆滞,口角向完好侧歪斜,不能做吹气动作。

面瘫和正常脸的对比

引发病毒性脑炎和脑膜炎

当疱疹病毒由脊髓处的神经根向上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即人体的大脑实质和脑膜时,就会发生病毒性脑炎和脑膜炎。

患者会出现严重的头痛、喷射样呕吐、惊厥、四肢抽搐,有时还会出现意识模糊、昏迷而有生命危险。

脑膜炎示意图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带状疱疹皮肤损害愈合后,疼痛仍可持续一段时间,一般来说,若三个月后仍有神经痛,就认为转成“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了。

部分老年患者神经痛可持续数月或年余,严重影响睡眠和情绪;疼痛程度较重,持续时间较长者可导致精神焦虑、抑郁等。

警惕癌症信号

带状疱疹若多次复发或身体双侧都分布带状疱疹,这就提示我们,其性状可能发生了特殊转变,这大多发生在身体免疫力极度低下的情况下,如严重感染、肿瘤等。

据统计,带状疱疹患者中约12.1%合并内脏癌肿,年老者更高,51岁以上的带状疱疹病人合并癌肿达18%,所合并的恶性肿瘤以淋巴系统恶性肿瘤为最多,其他有胃癌、肺癌、肠癌、前列腺癌、食道癌等。特别是一些以前得带状疱疹的人,到了中老年,又第二次发作,这就更有可能提示之后的癌症发生可能。

癌细胞示意图

如何应对带状疱疹?

接种疫苗

小时候,都应该打过水痘疫苗,虽然其能预防水痘发生,降低带状疱疹的发生率,但这并不是绝对的。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建议50岁以上成年人应当接种“带状疱疹疫苗”,该疫苗可降低患带状疱疹50%的风险,也能降低2/3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机会。

打疫苗示意图

及早就诊

带状疱疹在治疗上特别强调一个“早”字,抗病毒治疗的最佳时间是在出现疼痛后的3~4天,若错失了最佳用药时间,病症拖延越长,后遗神经痛时间就会越长。因此,早期出现莫名疼痛,则应该尽早检查。

就诊示意图

西医主要采用以下方法治疗:

抗病毒治疗(早期,疗程7-10天,过了时间段则没有作用)

营养神经,对止痛及消除水疱作用较弱。

止痛:临时性,非长久之计;

激素:病重、早期患者,有适用症,不能长期使用。

调节免疫:见效慢。

通过以上治疗大部分可取得较好疗效,但年老、体弱者还是可能出现后遗神经痛,有报道,超过60岁以上患者超过三分之一可出现后遗症。

中医认为带状疱疹由情志内伤,肝气郁结久而化火,肝经火毒蕴积,夹风邪上窜头面或夹湿邪下注发于阴部及下肢。五味消毒饮与龙胆泻肝汤合方应用清热祛湿,解毒之药以治其根本,方中龙胆草栀子,清肝胆实热,蒲公英、野菊花、败酱草、金银花、紫花地丁清热解毒,柴胡理气止痛,并引入肝胆经,黄芩、丹皮、赤芍清热凉血;土苓、泽泻清热祛湿,全方作用为清热祛湿解毒凉血止痛。

调整自身免疫力

病毒的侵袭,主要是由于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失衡,因此,提高免疫力很重要。

喜欢,就点在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lmpbc.com/nyzz/129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