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剧痛叫带状疱疹
蛇串疮,缠腰火丹,听着名字有没有很吓人?别害怕哈,其实就是带状疱疹的中医名字。《诸病源候论》记载:“甑带疮者,绕腰生……因以为名”,《外科大成》云:“缠腰火丹,一名火带疮,俗名蛇串疮……”,今天就来了解了解带状疱疹。
先说一个印象深刻的病例,上学时和老师出门诊,碰到一位哺乳期的妈妈来看病,后背无缘无故起小水泡,不痛,没有其他不适的症状,以为是皮肤病;老师问诊切脉舌诊后,就说,你这是带状疱疹啊,可能是你比较特殊,不疼,正常这个病是很疼的,而且还会传染,你在哺乳期,和小宝宝接触比较多,尽快治疗吧!这是我接触的第一个带状疱疹的病例,患者挺年轻,而且不疼,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病例,所以留给半夏的印象特别深。
带状疱疹其实是可以发生在任何部位哒,不仅仅是腰背部和胸腹部哦,并且发生在头面部症状是最严重的。刚开始呢,是无缘无故出现剧烈疼痛,火烧火燎的痛、像刀割一样的痛,痛得睡不着觉,接着几天后在疼痛处出现簇集样丘疱疹,外周皮肤发红,疼痛依然很剧烈,出现这样的症状多半就是带状疱疹了。
疱疹的形状,大小不固定,刚开始水疱壁紧张发亮,里面有液体,并且外周皮肤发红,水疱后续会结痂,皮疹消退后可能会有暂时的色素沉着或者疤痕存在。
◎八岁手绘
那怎么就得了带状疱疹呢?
01
西医流行病学
带状疱疹[1]是潜伏在感觉神经节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经再激活引起的皮肤感染,最典型的特征就是——沿着感觉神经在神经支配的相应节段,起的疱疹,并伴严重神经痛,总之很痛就对啦,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很严重的影响。
通俗一点讲,就是,初次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时候呢,临床表现是水痘,水痘的好发年龄阶段是儿童时期,也就是儿童时期得过水痘,痊愈之后,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会找一个隐秘的地方潜伏起来,这个地方就是感觉神经节的神经元胞体内,它潜伏起来就是为了等一个时机,然后一击必中,这个时机就是当你老了,免疫力低的时候,潜伏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再次被激活,表现的就是带状疱疹了,这也是为什么患带状疱疹的大都是老年人的原因。激活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大量复制,扩散,祸害神经,使神经元功能紊乱、异位放电,导致严重的疼痛。
值得注意的是带状疱疹患者从出皮疹到结痂都是具有传染性的,易感人群可以被感染,感染后得水痘[1]。
02
中医病因病机
中医称带状疱疹为“缠腰火丹”、“蛇串疮”、“火带疮”,疱疹发于颜面又叫“蛇丹”。中医呢,认为这种病,多数是因为:
?肝郁气滞,久郁化火,火毒外溢肌肤,外在表现红斑、丘疹。
?因素体湿邪内盛,蕴湿化热,湿热外发肌肤,复感湿热邪毒,使水液运行不畅,闭聚于肌肤,肌表就出现一簇簇的水泡。
所以中医认为带状疱疹的病机是“湿热”“热”“火毒”[2],所以在湿热熏蒸的天气易发。因为病机为“湿热”“热”“火毒”,所以临床对艾灸治疗带状疱疹存在一定的争议,但是也有很多临床实验的文献记载艾灸治疗带状疱疹是有效的。因为艾灸具有宣泄实热,清化湿热,引热外出,发散邪火的作用,通过艾灸的这种作用达到治疗的目的;艾灸能有效缓解带状疱疹患者疼痛[3]的同时还能提高带状疱疹患者的免疫力,破坏细菌和病毒所处的环境,抑制细菌、病毒活动[4]。
治疗
01
艾灸
暴露出疱疹的皮肤,常规消毒,点燃艾条,距离皮肤2~3厘米,进行回旋灸,到皮肤红晕,微微潮湿时停止,完毕后注意疱疹及周围皮肤的清洁和干燥。
施灸的部位:疱疹聚集的部位和周围皮肤,进行广泛的回旋灸。
◎八岁手绘
02
中药
瓜蒌一枚,红花10g,炙甘草10g,水煎后,取汁约,每日一剂,分两次服用[5]。本方瓜蒌为主药,取其降火,涤痰结,消痈肿疮毒,当然还有祛湿热,清肝火之意。配伍红花,活血润燥,止痛消肿。甘草味甘,能缓急止痛,生用能泻火。因瓜蒌量大会引起腹泻,甘草会缓和药性。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带状疱疹证型有不同,此方用后疗效欠佳者亦有。
◎图片由千库网授权
附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带状疱疹皮疹愈合后,约有50%患者会出现后遗症,还是疼痛为主要表现,持续1个月及1个月以上的疼痛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也是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并发症,一种常见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可表现为持续性疼痛,也可以是以疼痛~缓解~疼痛这样的形式出现。
后遗症的疼痛性质是多样化的,可为烧灼样、电击样、刀割样、针刺样或撕裂样;可以以一种疼痛为主,也可以多样疼痛并存。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时由于余毒未尽、经络气血受阻所致,正所谓“痛则不通、不荣则痛”。
关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中医治法有中药口服和外用、针刺、火针、拔罐、灸法、穴位注射等。
艾灸,取其活血化瘀,疏通经络之意。艾条灸,在疼痛部位进行广泛的回旋、雀啄、温和灸。方法,距离皮肤2-3厘米。注意周围皮肤的清洁。
◎八岁手绘
中药热敷:鸡血藤30g、路路通30g、天麻15g、川芎20g、细辛15g、大腹皮30g、桑白皮30g、乳香20g、没药20g[6]。
以上药物加入到ml水中浸泡1小时,大火煮沸后继续小火煎煮20分钟,取汁ml,再次加水ml,煎煮取汁ml,将两次煎煮汁液混合,保温待用。
选择3个疼痛或皮损(色素沉着)部位(疼痛较严重部位即可)。使用毛巾两次对折后蘸取中药液热敷疼痛部位5分钟,每日1次,热敷2周。注意事项:热敷温度应掌握在70~80℃为宜,以免烫伤;如疱疹后皮损尚未痊愈应避开破溃皮肤。
参考文献:
[1]李娟,索罗丹,赵丹等.带状疱疹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现代预防医学,;41(5):-.
[2]刘志勇,李伟凡,邓丙戌等.中医对带状疱疹外治法的认识[J].现代中医临床,;24(6):57-60.
[3]李慎被,周礼义,曾铁英.艾柱围灸治疗带状疱疹及其机理的探讨[J].同济医科大学学报,;29(5):-.
[4]李瑾.艾灸治疗带状疱疹24例[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7(3):.
[5]尹显丰,宗文福.瓜萎红花汤治疗带状疱疹[J].吉林中医药,;2(50):44.
[6]吴希,胡慧,郭亮等.药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观察[J].中国针灸;2(33):-.
—THEEND—
相关文章回顾
?湿热天气,说说带状疱疹
?介绍一味千古名方,用来治疗甲状腺结节、乳腺增生、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湿热引起的皮肤问题,可以试试当归苦参丸!
更多相关文章请在
转载请注明:http://www.lmpbc.com/nyzz/13100.html
- 上一篇文章: 内源性毛霉菌眼内炎1例AME病例讨论
- 下一篇文章: 关于带状疱疹自主治疗的补充建议,及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