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多年争论王祥喜饶子和联合团队解析单
责编丨兮、迦溆
评论丨郭培宣(俄亥俄州立大学)、余学奎(中国科学院药物研究所)
ProteinCell杂志年第五期封面。图为疱疹病毒衣壳装配的高分辨率结构,解决了领域内20多年的争议。
疱疹病毒科病毒是双链DNA(doublestrandsDNA,dsDNA)病毒,主要分为α疱疹病毒、β疱疹病和γ疱疹病毒三个亚科。其中有9种疱疹病毒能引起人类的多种疾病,并且疱疹病毒作为传染性病毒在世界各地都有很高的感染率,以单纯疱疹病毒为例,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年1月数据显示,全球50岁以下的人群约有42亿(约80%)感染单纯疱疹病毒。疱疹病毒一旦感染便终身携带,目前尚无法根治。
单纯疱疹病毒在分离提纯过程中会得到三种颗粒,分别为内部空心的A型、内部具有支架蛋白的B型和内部具有核酸的C型颗粒,其中C型颗粒被认为是实心的成熟颗粒与成熟的胞外包有囊膜的病毒中的衣壳相同。
在之前的研究中发现,B颗粒和C颗粒除顶点复合物(CVSC)和内容物之外,其直径和基础成分不尽相同,都是由主要衣壳蛋白组成的六聚体和五聚体以及VP19C和VP23构成的异源三聚体构成,其中五聚体组成顶点,六聚体组成定点外的部分,但单纯疱疹病毒同其他有尾病毒类似,其12个顶点中有一个特殊的顶点portal是核酸通道,在基因组包装过程中与末端酶复合物协调发挥重要的作用。许多dsDNA病毒均使用末端酶复合物来介导基因组的包装以产生成熟的有感染力的病毒,其可以通过与病毒的portal蛋白协调互作来进行病毒基因组的转运和特异性切割。基于这样的生物学特性,末端酶复合物可以作为重要的药物靶标来干扰病毒颗粒的成熟,但目前关于疱疹病毒末端酶复合物的组成、结构以及其介导病毒基因组包装过程的机制却知之甚少,故而了解末端酶复合物的组装方式及其介导生命周期的基本过程对特异性抗病毒药物的研发和作用机理的研究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近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王祥喜研究员和饶子和院士合作在ProteinCell杂志上连续发表了疱疹病毒相关研究论文(CoverStory)“Structuresoftheportalvertexrevealessentialprotein-proteininteractionsforHerpesvirusassemblyandmaturation”和“Architectureoftheviralgenome-packaging
转载请注明:http://www.lmpbc.com/nyzz/13242.html
- 上一篇文章: 别有病网原创80岁老汉带状疱疹诊治实例
- 下一篇文章: 疱疹性咽峡炎你知道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