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辟谣疱疹性咽峡炎来袭,是大人传给



亲吻是父母表达对子女爱的一种方式,有一首传极广的儿歌《爱我你就亲亲我》更将亲吻作为爱与不爱的判断标准。但是,近日,朋友圈流传着这样一则消息告诉我们不要亲吻孩子,要换种爱的方式,小心病毒感染。这让家长感到恐慌与不之所措!

消息内容:

不要亲吻孩子,从我做起,都不要亲吻孩子,换种爱的方式吧,家里有宝贝的要注意了,新的一轮病毒感染来了,疱疹性咽峡炎,得了以后高烧40度不退,嘴里都是疱疹,疼的无法进食。所以大家不要亲吻孩子,孩子抵抗力太低,这次病毒是大人通过亲吻,唾液飞沫传播传染,谢谢大家。

这是真的吗?

疱疹性咽峡炎百科

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疾病。夏秋季节高发,各年龄段均可发生,多见于3岁左右儿童。疱疹性咽峡炎传播途径是经粪-口或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被唾液、疱疹液污染的食具、玩具、毛巾等传播。

专家说法

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陈必全:

成年人很少患此病,亲吻直接传播的概率很低。所以,健康的成人其实也没必要对亲孩子这个举动过于紧张。只要做好预防,大人小孩儿都勤洗手,保证室内通风,也就不必要过度纠结恐慌是不是可以亲孩子了。

家长们仍要避免嘴对嘴亲孩子,以及咀嚼食物后嘴对嘴喂食。

福建医院的儿科主任医生汪勇芳:

没那么恐怖啦!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病毒,是通过呼吸道传播的,假如大人本身已经患上疱疹性咽峡炎,只要近距离接触,呼吸就可能传染给小孩,跟亲吻没关系。

医院儿内二科主治医生李芝帆:

疱疹性咽峡炎主要是家长首先发现小孩会有高烧,高热,体温一般大于38.5,小孩咽峡部会有白色的疱疹,它还是一个接触的传播比较多一些,比如小孩到一些公共场所去,如果这些地方隔离消毒工作做的不太好,可能会有这洋一些病毒的传染,一般大人向小孩传播比较少见,主要是婴幼儿之间的传播,再一个要勤洗手,大人小孩都有勤洗手,多观察。

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张晓蕊:

“该说法不见得错,但太夸张了。理论上是存在传染可能性的,但必须建立在特定条件上,首先父母已被该病毒感染,然后对孩子有个口对口的传播,同时孩子的抵抗力不够强,被转播过来的病毒量恰好致病,如此才行。”

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主任医师崔绍珍:

育儿中,父母跟孩子的肌体接触是不可避免的,孩子不是生活在真空中,他们成长过程中通过接触各种细菌、病毒,会慢慢在身上产生抗体,适应环境,提高自身免疫力,保险起见的话,不要嘴对嘴的亲,亲亲脸颊应该没啥问题。

亲吻孩子时可以通过亲吻额头、面颊来代替。同时,传递爱的方式有很多种,除了亲吻,眼神、语言、表情、拥抱等,都是很好的亲子沟通方式,既能表达爱意,又能确保健康安全。

据英国《每日邮报》年月24日报道,美国的科学家们发现了亲吻的秘密:既让我们的身体更加健康,且有助于我们的感情生活的发展。据科学统计,在短短一次0秒的接吻中就有8千万的细菌在两人之间传播,这听起来似乎亲吻使得人们极其容易被感染上病菌,但是科学家们的发现却表明相较于握手,更亲密的亲吻反而更有益于健康。而对于孩子来说,来自母亲的亲吻能更好地表达母爱,能给孩子带来愉悦的情绪,更能加深亲子之间的感情。

北京大学民航临床医学院皮肤科主治医生徐宏俊:

如果自己患有口唇疱疹,千万不要亲吻孩子,不管孩子是自己的还是别人家的。如果看到有口唇疱疹的亲戚朋友,想亲吻自己的孩子,也一定要勇敢地拒绝!

如何区分手足口病与疱疹性咽峡炎?

发热后咽峡部又出现疱疹就可以确诊是疱疹性咽峡炎了,疱疹性咽峡炎与手足口病的症状很相似,但疱疹性咽峡炎只在咽峡部出疱疹,而手足口病除了在口腔,手部、足部、臀部通常都会有疱疹;另外疱疹性咽峡炎病情较轻,-2周后即可痊愈,而手足口病严重时会合并出现脑炎、肺水肿等。

中国医院小儿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张晗:疱疹性咽颊炎与手足口病类似,发病时一般先是高烧,3到24小时后口腔内会起疱疹。尽管发病比较急,但它仍然属于一种自限性的上呼吸道疾病,家长只要遵循医嘱进行护理,一般7天左右症状会逐渐消失。不要盲目打抗生素治疗,抗生素对防治病毒感染并无帮助。

患上疱疹性咽峡炎怎么办?

疱疹性咽峡炎,因为有传染性,患者必须隔离。有些疱疹性咽峡炎患儿会有发热症状,如低热,也有的无发热,然后上颚黏膜出现水疱,随后低烧,口腔溃疡。出现发热时采取物理降温。

体温超过38.5℃,可服用退烧药。注意口腔卫生,保持口腔清洁,可用淡盐水漱口,用0%硝酸银涂于溃疡或用咽喉灵丹、冰硼散等吹播咽部以减轻咽痛症状。也可以用一些喷雾剂药物进行咽喉部处理。家长要鼓励孩子多喝水,水温低一点,可以镇痛,还能冲刷咽喉的创面。

嘴巴里有水疱时会很疼,从而影响进食,可以让患儿吃一些温凉的流质或较软不需要咀嚼的食物,比如牛奶、蛋羹、肉沫等。少数患儿如果出现高热、抽筋、心慌、呕吐、气促等,医院就治。

疱疹性咽颊炎会重复得吗?

儿科医生崔玉涛表示,引起这种病的是一组病毒,不是一种病毒,所以会有重复。这次感染的是这种病毒,下次可能是另外一种。但是,人体对这组病毒会有交叉免疫,所以反复得的机会不是太多,但绝对不是说不会反复得。

如何预防?

与其过度纠结要不要亲宝宝,不如做好日常卫生护理。

.要注意居家环境卫生,勤开窗通风,餐具、玩具定期消毒;

2.劳逸结合,保证孩子有充足的睡眠,注意让孩子加强身体锻炼,增强体质;

3.多饮温开水,饮食要营养清淡、易消化,多吃蔬菜和水果;

4.注意孩子的日常卫生,保持手卫生和口腔清洁;

5.发病高峰期时,要尽量减少到人多、拥挤、空气不流通的地方。

参考文章:

《亲吻孩子易得咽峡炎?专家:说法太夸张了》人民网、《网传亲吻孩子致病儿科专家辟谣没网传那么可怕》东南网、《专家:大人亲吻孩子传染咽颊炎几率小》沈阳晚报、《小伙接吻染梅毒?医生:没那么简单但接吻会染这些病》大渝健康、《网传“大人亲吻孩子传染疱疹性咽峡炎”靠谱吗》西部网、《疯传的“亲吻导致宝宝重病”是真的吗?温州权威专家来给你解答》温州网、《亲吻或会让孩子嘴里长满疱疹专家:没那么夸张》江淮晨报、《亲吻孩子会传染疱疹性咽峡炎?儿科医生:没那么夸张但最好不亲》漯河网、《朋友圈被刷屏生活中能不能亲宝宝?看看医生怎么说》中原网

来源:东南网《网络辟谣举报平台》作者:林锦星

注: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与作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mpbc.com/nyzz/134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