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公布传染病发病率排行榜哪些人该当心



近日发布的版辽宁省“健康白皮书”显示,年辽宁省报告发病数居前5位的传染病种依次为手足口病、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梅毒和其他感染性腹泻病。

十种传染病前三种发病超总体半数

手足口病、病毒性肝炎和肺结核发病比例排名前三位,他们的发病总数占总报告发病数的57.2%,成为辽宁省高发传染病。

昨日,辽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赵卓在解读这份报告时指出,尽管2-年间辽宁省乙、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整体呈现下降趋势,但是,与整体下降所不同的却是,某些病种发病却出现逆势上升,比如,甲肝、丙肝,成人麻疹、腥红热等病种。

手足口病:注意卫生是关键

手足口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岁及岁以下婴幼儿更容易得病。

主要侵犯手、足、口、臀四个部位,多数患者发病时,先出现发烧症状,手掌心、脚掌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口腔粘膜出现疱疹或溃疡,疼痛明显。

得了手足口病,绝大多数情况下7—10天可以自行痊愈,不会留下后遗症,皮肤上也不会留下疤痕。只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多数可以痊愈。

如何预防手足口病?概括地说:讲卫生,晒太阳,多通风。

环境卫生差及个人不良卫生习惯容易诱发手足口病,所以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要勤洗手,勤洗澡,不喝生水,不食生食等;手足口病毒害怕高温和紫外线,如果每天能晒0分钟太阳,也能有效杀灭病毒。

如果孩子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同时要密切观察。不要去幼儿园和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避免与其他孩子接触玩耍。

预防甲肝:切断传播途径是关键

在病毒性肝炎中,近年来发病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发病率年均下降5.7%,其中,甲肝与丙肝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预防甲肝,一定得知道它们的传播途径。

甲肝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粪便中排出的病毒通过污染的手、水、苍蝇和食物等经口感染,以日常生活接触为主要方式。通过注射或输血传播的机会少。

肺结核:农民发病率最高

2—年新涂肺结核患者均以25—65年龄段人群为主,其中5-年龄段人数最多。其中,辽宁省肺结核患者中以农民居多,前5位职业包括家政/家务及待业、离退休人员、工人和学生。

结合病例,赵卓提醒人们,在人员相对密集的地方,学习和心理压力增大,会引起人体自身抵抗力下降,即容易感染肺结核病。

布病:常接触牲畜者当心

年辽宁省报告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病例例,较2年、年均有所上升,60—6岁年龄组居民发病率最高。

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病。主要是羊、牛、猪,通过人的皮肤、黏膜侵入。因此沈阳感染布病的患者大多为因接羔、屠宰病畜、剥皮、挤奶等接触而感染。食入病畜的乳、乳制品、病畜脏器及肉类(以上均半熟)也可感染上布病。

当从事与牲畜接触工作的市民出现了发热、多汗、乏力、食欲不振等类似感冒症状,也有骨关节痛、孕妇流产等症状,需要马上就医,并向医生说明自己的职业。另外,市民应尽量在正规商铺购买具有检验合格标识的牛羊猪肉,肉类一定要熟透后食用。

来源/沈阳晚报扬子晚报

编辑/田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mpbc.com/nyzz/144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