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小儿疱疹性咽峡炎



                       每年六七月,天气渐热,正是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高发时节。其起病急骤,主要表现为高热、口腔内疱疹、咽喉痛、流涎、厌食、呕吐等症状,病程1周左右。且具有流行性,常在幼儿园内传播,而且同一个孩子有可能重复多次发生由不同类型病毒引起的疱疹性咽峡炎。而正常成年人抵抗力较强,一般不会被传染。

      症状:流涎、拒奶,吃不下东西

  

  会传染?比手足口病还厉害?这是当前宝妈们对疱疹性咽峡炎最为   由于患儿口腔内有疱疹,还伴有发烧、咽喉痛,很多家长会特别担心孩子是否感染了手足口病。其实,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主要由柯萨奇A组病毒感染的特殊上呼吸道感染,其疱疹仅仅出现在口腔内,而手足口病的疱疹则可出现在口、手、足等部位。

  疱疹性咽峡炎,每年夏秋都会高发。因为夏秋季节气温高、雨水多,导致潮湿闷热、空气流通不畅,易使细菌和病毒急剧繁殖,进入呼吸道或通过食物进入肠道而引发疾病。

  疱疹性咽峡炎起病比较急,多为突发高热,甚至会引起39度以上的高烧。一般还会同时伴有咽后部黏膜有发红的疱疹,一两天过后容易形成溃疡。若家长觉得查看到患儿咽喉有异样比较困难,也可以观察一下是否有流涎、拒奶、吃不下东西等症状。若有,则需加强警惕,及时送医治疗。

  虽然疱疹性咽峡炎与“洪水猛兽”般的手足口病只是表兄弟关系,且就疱疹性咽峡炎本身来说,大多数患者都是轻症病例,甚至一至两周后可以自愈,但医生还是提醒广大家长且莫掉以轻心。这是因为疱疹性咽峡炎与手足口病的早期症状并没有明确界限,很难确诊。而手足口病具有高致死率和急性致死的可能,若感染严重,在2至3天内就可致幼儿死亡。

      护理:退烧,饮食清淡易消化

  

  若孩子不幸患上了疱疹性咽峡炎,除了及时送医治疗外,在家细致、准确的护理对患儿痊愈也有很大的帮助。

  疱疹性咽峡炎患儿大多伴有高烧症状,因此可在配合医生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为孩子进行物理降温。可用温开水将小毛巾或纱布浸湿,擦拭身体大动脉处,如颈窝、肘窝、手心、脚心以及大腿根处,力度掌握在将孩子皮肤擦到微红,才能起到促进血液循环从而散热的作用。

  同时,孩子患上疱疹性咽峡炎时,吃饭喝水都会引发疼痛,细致科学的饮食护理也必不可少。此时,不要给患儿喂食酸、甜、辣、咸等刺激性食物,少吃煎、炸类的油腻食物,尤其要注意不吃过热、过冷的食品,以避免刺激口腔破损部位引起疼痛。可选择稀饭、米汤、面条等流质性食物。当然,多喝微温的白开水肯定也是必然的。喝水的过程中会逐渐把创面冲刷干净,加快痊愈的速度。

      预防:勤洗手和加强锻炼

  

  从理论上来讲,引起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的病毒多达70种左右,可谓防不胜防,因此并不存在“抗体”一说。

  那么,怎么样才能预防感染呢?注意卫生、加强抵抗力,永远是婴幼儿将病毒拒之门外最有效的办法。

  1、培养孩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特别是要勤洗手,并注意室内的卫生。

  2、尽量少带孩子到人员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少接触公用物品和公共娱乐设施。

  3、家长回到家里接触儿童前,首先要更衣、洗手、洗脸,避免将病菌带给孩子。

  4、多休息、多喝水、吃熟食、勤洗澡、勤换衣、勤通风、勤晒衣服、被褥。

  由于疱疹性咽峡炎可通过“粪-口”传染,因此平时一定要督促孩子勤洗手,以防将病毒吃进去。此外,平时要加强锻炼,以提高身体抵抗力。虽然疱疹性咽峡炎与手足口病的易患人群为6周岁以下的婴幼儿,但在临床中,10周岁的孩子传染手足口病的病例也会出现。就是因为抵抗力差的缘故。

勤洗手:健之素牌抗菌洗手液

勤换衣:健之素衣物消毒液

  网上曾流行“家长亲吻孩子会传染疱疹性咽峡炎”一说。医生表示,如果大人身上携带致病病毒,通过亲吻孩子确实有可能造成传染,但这并非该病主要传播途径。不过,为了孩子健康,家长还是换一种亲昵方式比较妥当。

赞赏

长按







































白癜风能够治疗好吗
治白癜风的医院哪家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lmpbc.com/nyzz/85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