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受得了皮肤病的折磨
出身名门扎根社区
毛医师是杭州名中医费元春医术的第三代传人,他的师傅就是费元春的儿子,他们一直扎根在祥符桥行医。
其实,毛医师早就过了退休的年龄。但病人那么多,他觉得退休为时尚早。除了继续在社区服务中心看病,现在他每周二下午和周四下午还在汤养元国医国药馆坐诊,方便城里的病人来看病。
在汤养元门诊室,一位杭州的陈先生来找毛医师,他撩起袖子说:“毛医师,你看皮肤没什么问题了,还要不要吃药?”毛医师仔细检查了一遍,说再开7帖药巩固下。
在一旁听诊的我忍不住问了句:“我看您皮肤那么好,哪里有问题?”
陈先生哈哈大笑,说:“一个月前,你要路上碰到我,肯定吓得逃掉了。”
他说一年前患了湿疹,反反复复没治好,还越来越严重。到后来发展到全身,脸肿、嘴巴肿,连耳朵上都有湿疹,耳朵也肿了,身上奇痒无比。
后来,陈先生找到了毛医师,毛医师把他全身的湿疹仔仔细细看了个遍,又问出了致病的心情因素。原来陈先生这次患湿疹和心情有关,他和岳母一向关系很好,一年前岳母突然去世,他心情大受影响,身体也开始变差,湿疹也来了。
这一看一问,让陈先生就觉得“有救了”。一个月之后,湿疹差不多痊愈。
“医院看过,有的医生不像毛医师这样弯下腰仔细看我腿上脚上的病情,一般问下情况就开药了。”陈先生夸赞毛医师有医德有医术。
毛医生摆摆手:“没有没有,相对于荨麻疹,湿疹还算好治,能治愈。”他说,给陈先生开的药以疏风清热、凉血为主,效果还是明显的。
我问他一年看了多少病人,毛医生仔细地算了算说:“一年两万人次是有的,大部分是皮肤病。”这些来看病的人,很多也是乡里乡亲,因为太熟了,有些家里拮据的,毛医师会自掏腰包给他们治病。
辨证施治,一人一方
从医48年,毛医师说看皮肤病也要与时俱进。以前卫生条件差,长疮的比较多,现在长疮的人少了,但因为接触化学的东西多,加上环境的问题,其他皮肤的问题来了,比如湿疹、湿疹样皮炎、荨麻疹、银屑病、季节性红斑、带状疱疹等等都比较多发。
“中医治疗皮肤病,需要辨证施治,一样的病,每个人的用药都是不一样的。比如陈先生,除了治疗湿疹,我可能还要给他加点解郁的药。”毛医师说,中医讲三焦,上焦,也就是上半身的皮肤病以风热为主,要祛风;中焦,身体中部的皮肤病,要清热为主;下焦的皮肤病,则要清热利湿,或温经通络。发病原因不同,治疗原则也不同。
再根据皮肤发病的症状、颜色和部位,判断是热症还是寒症,比如在颜色上,白的是寒,红的是热。辨明症状,才能对症下药。
在用药上,毛医师从来不使用激素。他担心激素使用过多,会造成依赖性皮炎,造成脸部微血管扩张,面部发红发烫,加重病情。“有那么多种草药,关键看会用不会用。”
皮肤病不能忍,要早治
皮肤的问题很容易被耽误。因为每个人对疾病的认识不同,忍耐性也不一样,有的人长了一颗痘就睡不好觉,有的人满脸像麻子也无所谓。
“其实,一有点小毛病就去找医生是好事,小病及时治,才不至于严重起来。”毛医师说有的病人就是忍耐性太强,有了问题一直扛着,等到真成了慢性病治疗起来更棘手。
比如痤疮(青春痘),有的男人对外表不那么在意,对痘痘的忍耐性就比较强,但其实像囊肿型痤疮,如果不及时治好,到后面可能就会留疤,以后整张脸都坑坑洼洼。
还有的像荨麻疹和银屑病,本身就比较难治,如果没有及时治疗,一拖再拖,到最后可能几十年反反复复都会有,成为一辈子的老毛病。
(来源:都市快报记者周洁琼)
专家简介:
毛水乔副主任中医师,从事中医外科、皮肤科工作48年,年门诊量2万余人次,发表国家级论文3篇,省级论文2篇。他从医48年,一直扎根于社区基层,是区级名医。在拱墅区祥符镇街道卫生服务中心,毛医师的诊室挂满了病人送来的锦旗。擅长治疗痈疽、结节性红斑、丹毒、下肢溃疡、男性前阴疾病、脉管炎、乳腺疾病、风寒湿痒症(关节炎、骨关节病)、湿疹、荨麻疹、银屑病、痤疮等。
坐诊时间:周二、四下午
号外号外:我们汤养元名医馆为了更好服务大众健康,今推出为期一个月的董关松手工六味地黄丸、逍遥丸的订制,限量各30份,每份元,可服3个月。回复姓名+手机号码+六味地黄丸(或者逍遥丸)即可预约,先到先得,约完即止,下一次机会在半年后,赶快行动吧!
转载请注明:http://www.lmpbc.com/nyby/10171.html
- 上一篇文章: 七年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去除疼痛,我们
- 下一篇文章: 孩子发烧美林慎用猴枣散,保婴丹,伤元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