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柯萨奇病毒A组(1~6,8,10,22)型疱疹病毒、EB病毒多见引起的疾病。特征为急起的发热和喉痛,在软腭的后部、咽、扁桃体等处可见红色的晕斑,周围有特征性的水疱疹或白色丘疹(淋巴结节)。
大多数为轻型病例,有自限性(1~2周)。多见于3~10岁儿童,好发于夏秋季。同一患者可多次发生由不同型别病毒引起。潜伏期3~10天。多以突发高热开始,24~48h可达高峰,升至39~41℃,伴头痛、咽部不适、肌痛等,婴幼儿常有呕吐、拒食,甚而发生高热惊厥。
年长儿童及成人常见严重的咽痛、吞咽困难、四肢肌痛、厌食乏力等。持续4~5天后,咽部出现灰色小丘疹,24h内发展为水疱和溃疡,其周围绕以1~5mm的红晕为特征性的病变。皮损常现于扁桃体前柱、软腭区缘和腭垂。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可有效预防疱疹性咽峡炎,其中洗净双手是关键。宝宝在公共场所活动之后、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如打喷嚏)后、饭前便后,注意用洗手液或肥皂帮小朋友洗净双手。家长或看护人在接触儿童前、替儿童喂食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为避免家长把自己手上的病毒传染给孩子,家长也要注意用洗手液或肥皂洗净双手。宝宝在家中玩耍时触摸过玩具、门把手、桌面等物体。家长应定期对儿童的玩具、个人卫生用具(水杯、毛巾等)、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对门把手、桌面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对厕所进行清扫、消毒等。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lmpbc.com/nyby/10307.html
- 上一篇文章: 理疗食疗带状疱疹
- 下一篇文章: 学员案例一次带状疱疹的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