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家长的一封信ldquo手足口病疱
北京皮炎网上医院 https://m-mip.39.net/czk/mipso_8811252.html
致家长的一封信
——“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的预防
亲爱的家长朋友:
您好!
冬季是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有“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等。幼儿是呼吸道传染病的易感人群,为了御寒,习惯把门窗关得很严,室内外的空气很难交换,空气相对静止的室内,带有细菌,病毒的飞沫在空气中飘浮,幼儿在密闭的环境或人流多的地方,自然容易感染呼吸道传染病。另外,寒冷的空气会使鼻黏膜的血管收缩,降低呼吸道的抵抗力,这也是得病的一个原因。幼儿园人员密集,一旦发生传染病,极易传播流行,因此了解足够的传染病知识对于预防此类疾病的发生和流行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我们希望家长们能配合幼儿园做好季节性流行病防控工作,特别是“疱疹性咽峡炎”、“手足口病”等疾病的预防工作。下面让我们一起学习如何防治传染病吧!
01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常见于5岁以下儿童,主要临床症状为手、足皮肤疱疹和口腔粘膜溃疡等,多数患儿一周左右自愈,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该病可通过接触患者鼻咽分泌物、唾液、疱疹液、粪便,以及接触被污染的玩具、奶瓶、餐饮具等物品或环境进行传播。
传染源:
“手足口病”病人和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
主要症状:
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少数重症病例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
高发时间:
4-6月
易感人群:
婴幼儿和儿童普遍多发,3岁及3岁以下婴幼儿更容易得。成人感染后一般不发病,但会将病毒传播给孩子。
预防措施:
勤洗手:家长和小孩都要勤洗手。
勤消毒:经常清洗、消毒孩子使用的食具、玩具和其他物品。
勤通风:少去或不去人群密集、空气流通又差的公共场所,家里每天要开窗通风。
勤观察:经常检查孩子(尤其是5岁以下儿童)的口腔、手、足、臀部等部位是否出现皮疹,一旦孩子出现症状,医院就诊。
需隔离:患手足口病的儿童应居家隔离至症状消失后一周或病后14天。
防重症:若手足口病患儿出现精神差,嗜睡,呕吐,手足抖动,高烧不退等症状需要及时就诊。
打疫苗:据监测数据显示,80%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由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所致,因此建议6月龄至5岁儿童尽早接种EV71型灭活疫苗。
02
“疱疹性咽峡炎病”
“疱疹性咽峡炎”是柯萨奇A组病毒所致,好发于夏秋季,但冬春季也需特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lmpbc.com/nyby/13903.html
- 上一篇文章: 细菌性阴道病诊治指南修订版
- 下一篇文章: 药学干货最新30对易混淆药品,用错了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