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科激素的应用病毒性脑炎
黑龙江白癜风QQ交流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2953.html
神经内科的激素治疗-病毒性脑炎
糖皮质激素治疗病毒性脑炎一直都是有争议,不应常规应用
对于轻中度VE应慎用糖皮质激素
对于重症、明显的脑水肿、脑移位或颅内压升高的患者中早期短疗程应用激素可能减少炎症等并发症的发生。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HSE)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虽有争议,但能控制HSE的炎症和减轻水肿,对病情危重、头CT见出血性坏死灶和脑脊液白细胞和红细胞明显增多者可酌情使用,多采用早期、大量和短效给药原则。
具体用法为:地塞米松10-15毫克,静脉滴注,每日一次,10-14天,后改为口服泼尼松30-50毫克,每日一次,病情稳定后每3天减5-10毫克,自至停止;或甲泼尼龙—毫克,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3-5天后改用泼尼松口服,每日60毫克清晨顿服,以后逐渐减量。
丙种球蛋白:可提高激素受体结合能力,对激素有协同作用,用法及疗程每日mg/kg,1个疗程为5d;或大剂量使用,每日(1-2)g/kg,1-2次用药即可。
病毒性脑炎的抗病毒治疗
1、阿昔洛韦(无环鸟苷):是治疗疱疹病毒感染的首选药物,具有抗VZV、HSV和CMV等作用,能够穿透血-脑脊液屏障,对HSE的临床研究证据充分,疗效确切。常用剂量为15—30mg/kg.d,分三次静脉滴注,连用14—21天。若病情较重,可延长治疗时间或者再重复治疗一个疗程。不良反应主要有:恶心、呕吐、血清转氨酶升高、皮疹、谵妄、震颤等。
2、更昔洛韦(丙氧鸟苷):属于广谱抗病毒DNA药物,具有抗EBV、CMV、HSV、VZV等活性,其中对CMV、EB病毒的抑制活性是阿昔洛韦的10-20倍,与阿昔洛韦相比疗效更显著,作用更迅速且不易耐药。临床主要用于阿昔洛韦治疗无效的HSE以及巨细胞病毒感染。用量是5-10mg/kg.d,每12小时一次,静脉滴注,每次静滴1小时左右,疗程14-21天。主要不良反应是肾功能损害和骨髓抑制,并与剂量相关,停药后可恢复。
3、IFN是一种广谱的抗病毒药,IFN-α常用于VE抗病毒治疗。用法:肌肉注射IFN-万IU,1次/d,连用3-5d。IFN对小儿VE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但目前部分研究者认为这种药物存在很大的副作用,对机体免疫系统有抑制作用,在临床上的应用应保持谨慎的态度;
4、膦甲酸钠:主要作用是抗CMV和抗HSV的活性,也适用于对阿昔洛韦耐药的HSV株,用法用量为0.18mg/(kg·d),分3次静脉注射,1个疗程为14d;
5、阿糖腺苷:主要治疗疱疹病毒脑炎,用量10~15mg/(kg·d),静滴12h以上,疗程10d。副作用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皮疹,当剂量20mg/(kg·d)时,可引起震颤和白细胞、血小板减少等。
6、病毒唑:对疱疹病毒、流感病毒、肠道病毒、腺病毒等有一定效果,用量10~15mg/(kg·d),每日1次,静滴,至体温正常3d后停药。副作用可引起贫血、白细胞减少等。
嗜神经性病毒包括:
1、疱疹病毒:如单纯疱疹病毒(herpessimplexvirus,HSV)、EB病毒(EpsteinBarrvirus,EBV)、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和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virus,VZV)等。
2、肠道病毒:如新型肠道病毒(newenterovirus)、柯萨奇病毒(coxsackievirus,CV)、脊髓灰质炎病毒(poliovirus,PV)、艾柯病毒(echovirus,ECHOV)等4种,以前两者为主。
3、虫媒病毒:如乙型脑炎病毒、登革病毒、西尼罗河病毒、靴雪野兔病毒、圣路易脑炎病毒、东方马脑炎病毒、西方马脑炎病毒、波瓦生病毒、科罗拉多蜱传热病毒等,其传播方式为昆虫或节肢动物的叮咬。
4、其他病毒:如腮腺炎病毒、风疹病毒、某些腺病毒、麻疹病毒、狂犬病病毒、逆转录病毒及朊病毒等。
诊断
PCR被更广泛地应用于VE的病原学诊断中,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
病毒千千万万,基本都是依靠对症、支持和经验治疗,目前只有HSV感染是有较可靠的治疗效果。
声明:只为整理和学习,仅代表个人观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lmpbc.com/nyby/14587.html
- 上一篇文章: 皮肤科田丽华副主任带状疱疹疼的停不下来这
- 下一篇文章: 科普疼啊盘点最痛的几种疾病,带状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