疱疹病毒爆发如何判断护理



夏季是疱疹性咽峡炎的高发季节,有数据显示,今年的发病率较往年更高。不少2~6岁的儿童纷纷“中招”:高烧反复不退,嘴里全是疱疹,疼得无法进食。当疱疹病毒“爆发”,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做好对应对和预防?

疱疹性咽峡炎高发与季节有关

儿科专家表示,疱疹性咽峡炎在夏季较为多见,这主要与空气闷热、流动性差,导致细菌和病毒大量生存和繁殖有关。疱疹性咽颊炎95%是因肠道病毒引起的,肠道病毒种类很多,如埃柯病毒、柯萨奇病毒等,而疱疹性咽颊炎和手足口病都是一类病毒造成的。

一般,疱疹性咽峡炎经唾液传播导致染病的机会较少,其主要传播途径是“粪-口”传播。另外,疱疹性咽峡炎具有较强的传染性,所以,患病儿童最好留在家中休养,并注意与其他儿童隔离。

疱疹性咽峡炎≠手足口病

因为疱疹性咽峡炎的症状与手足口病有部分相似,所以一些家长误认为“疱疹性咽峡炎就是手足口病”。专家解释,虽然这两种疾病都是由同一种病毒感染(肠道病毒感染)引起,但疱疹位置不同,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两者的简单区别是:只有嘴里出疱疹,即诊断为疱疹性咽峡炎,如果身体上出现皮疹,就可以诊断是手足口病。

疱疹性咽峡炎的病程一般在3~4天,多数患儿在患病7日内症状就会逐渐消失,家长可不必过于担忧。患儿可服用清热解毒药品,或者利用超声雾化吸入类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

疱疹性咽峡炎有哪些症状?

疱疹性咽峡炎的发病特征比较明显,家长可以通过以下这些症状进行初步判断。

1.好发于夏季。主要通过肠道(粪-口)、呼吸道或虫媒传播,如经由污染的手、食品、衣服、用具等传播。苍蝇可为虫媒。2~10岁均可发病,但多见于婴幼儿,可为散发或小流行。

2.急性起病,高热。体温可达39℃~40℃或更高,约2~5日后下降。婴儿可有呕吐及腹泻,体温高时发生惊厥。

3.烦躁、爱哭闹,吞咽不适。患儿出现咽喉部不适,不肯吞咽,流涎增多,年长儿童可诉咽痛。

4.病初有咽部充血。患儿的咽部通常在1~2天后会出现小疱疹,直径1~2毫米。2~3天后小疱疹破溃形成溃疡,周围有红晕、直径约1~3毫米,数量不定,5~6个或更多,溃疡持续约4~10日。此外,口腔部位黏膜和舌部均可发生疱疹及溃疡。

患病儿童如何护理?

患上疱疹性咽峡炎的儿童,如果精神状态良好,可以比较正常的饮食和休息时,可以不必急于就医,家长可在家中护理和观察孩子的情况。患儿通常体温在38.5℃及以下时可采用物理降温,当孩子出现呕吐、不愿进食、精神不佳等症状时,医院就诊。

专家建议,物理降温最好使用温水,用小毛巾或纱布沾湿后擦拭身体大动脉处,如颈窝、腋窝、肘窝、手心、脚心以及大腿根处,力度掌握在将孩子皮肤擦到微红为宜,这样才能起到促进血液循环帮助散热的作用。另外,物理降温最好不要使用酒精,因为酒精会通过皮肤被部分吸收,导致儿童出现不良反应。

在饮食护理上,除了注意补液外,还应该注意饮食清淡,少食多餐,多吃有营养的流质和半流质食物,如牛奶、米粥等,也可以取适量绿豆、苦瓜、薏米和大米等煮粥或煲汤,放凉后给患儿食用,此外,要给孩子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的蔬果,每次饮食完成,最好给患儿漱口,保持其口腔卫生。

预防疱疹性咽峡炎需勤洗手

预防疱疹性咽峡炎,首先需要注意居家环境卫生,勤开窗通风,餐具、玩具定期消毒;其次,要保证孩子有充足的睡眠,劳逸结合;第三,饮食宜营养、清淡、易消化,多吃蔬菜、水果;第四,注意儿童的口腔卫生,保持口腔清洁,每天用淡盐水漱口;第五,勤洗手,保持手部清洁;第六,尽量不去或少去人群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









































白癜风的根治方法
白癜风哪家医院治疗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lmpbc.com/nyby/68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