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日报菁英汇聚抗击病毒临床抗病
年5月7日,“菁英汇聚抗击病毒”——临床抗病毒综合学科城市论坛,在上海成功召开,来自皮肤、神内、血液、感染领域的15名专家和余名临床医生们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邀请了中华医学会皮肤分会前任主委张建中和上海医学会医学病毒专科分会主委张继明担任大会主席,苏大附属二院副院长刘春风教授代表神内领域的专家致欢迎辞,大会邀请了4位点评专家分别是来自南京皮肤病研究所的孙建方教授、苏大附属二院皮肤科的施辛教授、苏大附属二院血液科的傅晋翔教授以及浙医一院感染科的朱彪教授。此外,本次会议设置了2个专题报告和6个不同领域的病例分享,均受到点评专家及参会医生们的一致好评,表示受益颇多。
大会亮点回顾:
1.皮肤科与疱疹病毒感染相关的有三类疾病:
a)第一类是常见病毒感染性疾病,如生殖器疱疹,带状疱疹和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指南推荐早期足量抗病毒治疗能缩短病程,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推荐的抗病毒药有阿昔洛韦、伐昔洛韦、泛昔洛韦和膦甲酸钠(用于阿昔洛韦耐药患者);
b)第二类是EB病毒感染相关的皮肤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临床主要使用激素治疗,不抗病毒;
c)第三类是和疱疹病毒感染有关系,但关系不明确,抗病毒治疗存在争议,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某些药疹(大部分药疹是过敏性疾病,多数使用激素)与EB病毒有关联。
2.临床中病毒性脑炎是经验性诊断和经验性治疗(因为国内因脑脊液病毒DNA检测技术的缺乏,无法确定致病病毒类型)。临床早期高度“疑似病脑”的患者,也要进行预防性抗病毒治疗。
a)各国神经学指南指出,早期有效抗病毒治疗可显著改善病毒性脑炎的预后(即降低致死率和神经后遗症),推荐的抗病毒药有阿昔洛韦;更昔洛韦和膦甲酸钠,其中前者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HSE),后两者治疗CMV脑炎和HHV-6型脑炎。
b)从临床发病率来看,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HSE)较多,其次是带疱脑炎,而CMV脑炎正常人群感染较少,多发生在免疫缺陷患者(如器官移植和HIV患者)。HSE和带疱脑炎一般通过病史及脑CT表现等可鉴别诊断,即HSE有25%患者起病前有口唇疱疹病史,且脑CT有出血坏死性表现;带疱脑炎多见于中老年人,一般发生在疱疹后数天或数周(也可无疱疹史),脑CT无出血表现,预后较好;
c)临床中10-25%的HSE可出现复发或病情再次加重,若规范使用抗病毒治疗仍无效时,需与自身免疫性脑炎鉴别,进行自免脑抗体的检查,自免脑抗体阳性时则采用免疫调节治疗即使用激素、丙球等。
3.EB病毒感染在血液科、感染科多见,80%的患者可出现临床三联症:发热、咽痛及淋巴结肿大;也有出现肝脾肿大、皮疹等。EB病毒导致的疾病:
a)急性感染—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抗病毒治疗预后较好;
b)慢性/隐性感染—EBV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慢性活动性EBV感染、淋巴增殖性疾病和肿瘤(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张医院经验:对于脾肿大严重患者临床采用切脾治疗对于改善预后有很大帮助。
4.血液病患者是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常见的病毒感染有疱疹病毒科(以单疱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EBV、CMV多见)和副粘病毒科。血液病的病毒感染最大特点是可累及全身多系统(皮肤、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感染病毒体不明确,常混合感染,故苏大附二院的治疗体会是对于不明原因发热患者可考虑三联方案即抗生素、抗真菌联合抗病毒的治疗方案;
5.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为防止出现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需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使得移植后CMV再激活,有些患者会多次感染。约30%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ul的AIDS患者合并CMV血症,AIDS合并CMV感染可出现多种CMV终末器官疾病(EOD)。浙医二院血液科和南京二院感染科专家分享的病例中,使用膦甲酸钠氯化钠注射液(可耐)治疗均有效,且膦甲酸钠是热病指南、美国感染协会指南、欧洲骨髓移植协作组推荐的抗CMV药物。
白癜风专家咨询在线网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比较好转载请注明:http://www.lmpbc.com/nyby/7675.html
- 上一篇文章: 男性生殖器疱疹山东滨州治疗淋病阳性
- 下一篇文章: 护士资格证第三章答案解析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