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治



小儿呼吸系统疾病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包括上下呼吸道的急慢性炎症。呼吸道变态反应性疾病,呼吸道异物,胸膜疾病,肺部肿瘤,先天畸形,其中一上呼吸道感染多见。约占儿科门诊的60%以上。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统计,全世界每年5岁以下儿童死于肺炎的35万,占全世界死亡的10%。因此。小儿肺炎是我国的重点防治疾病之一。

“上感”俗称“感冒”,是小儿常见疾病,它主要侵犯鼻咽部,常诊断为“急性鼻咽炎”“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也可统称为“上呼吸道感染”。

病因,“上感”可由病毒和细菌引起,以病毒多见,约占90%以上,主要有鼻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副流感病毒,柯萨奇病毒,埃克病毒,冠状病毒,单纯疱疹病毒,EB病毒感染后继发感染。最常见为溶血链球菌,其次为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支原体亦可引起。

婴幼儿期由于上呼吸道解剖和免疫特点决定小儿易患此病。若患有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维生素A缺乏。营养不良等疾病时或存在护理不当,气候变化和不良环境因素则易反复感染或是病程迁延。

临床表现: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春季较多,可骤然起病,高热,咳嗽,食欲减退,可伴有呕吐,腹泻,烦躁不安,高热惊厥。年长儿症状较轻,常于受凉后1-3天出现鼻塞,流涕,干咳,咽痛,发热等。某些患儿在发病早期可由阵发性脐周痛,与发热所致的阵发性肠痉挛和肠系膜淋巴结有关。

查体可见: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颌下淋巴结肿大,触痛等。肺部呼吸音正常或粗糙。肠病毒感染者可见不同形态皮疹。病程3-5天。如果体温不退或病情加重,应考虑感染可能侵袭其他部位。

两种特殊类型的上感:

1.疱疹性咽峡炎:由柯萨奇A组病毒所致,好发于夏秋季节,表现为急性发热,咽痛,流涎,厌食,呕吐等。查体可见:咽部充血,咽鄂弓,悬雍垂,软腭等有疱疹,周围有红晕,疱疹破溃形成小溃疡,病程1周左右。

2.咽—结合膜热:由腺病毒3.7型所致,春夏季多见,可在儿童集体机构中流行,以发热,咽炎,结合膜炎为特征,多呈高热,咽痛,眼部刺痛。咽部充血,一侧或两侧滤泡性结合膜炎,颈部,耳后淋巴结肿大,有时伴有胃肠道症状,病程1—2周。

并发症:

婴幼儿多见,上呼吸道感染波及临近器官,或后下蔓延,可引起中耳炎,鼻窦炎,咽后壁脓肿,颈淋巴结炎,,喉炎,支气管炎,肺炎等。年长患儿若链球菌感染可引起急性肾炎,风湿热。

辅助检查:

病毒感染,白细胞正常或下降,病毒分离和血清学反应可明确病原。细菌感染,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升高,咽试子可培养病原菌生长,链球菌感染引起血中ASO升高。

鉴别诊断:

1.流行性感冒:为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所致,有明显流行病史,患儿全省症状重,如高热,寒战,咽痛,头痛,关节痛,肌肉痛等,上呼吸道卡他症状可不明显,病程较长。

2.急性传染病早期;上感为各种传染病的前驱症状,如麻疹,百日咳,猩红热,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脊髓灰质炎等,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综合分析。

治疗:

1.一般治疗:多休息,多饮水,给予易消化食物,注意呼吸道隔离。

2.病因治疗:抗病毒,抗细菌感染。

3.对症治疗:退热,冷敷惊厥者予以止惊。苯巴比妥或是水合氯醛。

预防:

加强体格锻炼,提倡母乳喂养,防止营养不良,佝偻病,避免去人多拥挤公共场所,减少交叉感染的机会。

(供稿:医院普通内科黄国英)

黄国英医院全科医生,毕业于兰州医学院,从事儿科临床工作十余年,擅长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儿童期疾病的预防,小儿推拿、小儿保健等。目前从事普内工作,掌握特殊疾病的门诊用药及医保政策,熟练掌握急门诊的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流程,参与各种抢救。









































皮肤病最好医院
治疗白癜风的最好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lmpbc.com/nyby/79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