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系统疾病系列宣教之一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一、什么是呼吸道?上下呼吸道如何划分?

呼吸道是肺呼吸时气流所经过的通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其特征是由骨或软骨为支架围成腔壁或管壁以防止外界压力而塌陷的保证气休畅通的一种适应性结构。呼吸道分上下两部分,以环状软骨下缘为界,自鼻腔至喉部称为上呼吸道,包括咽部,对空气阴加温、加湿、过滤的作用,使空气温暖、湿润、干净,适宜人体。下呼吸道包括从气管直到终末细支气管的整个支气管树。

二、什么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为外鼻孔至环状软骨上缘包括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主要病原体是病毒、少数是细菌。发病不分年龄、性别、职业和地区,免疫功能低下者易感。通常病情较轻、病程短、可自愈,预后良好。但由于发病率高,不仅可影响工作和生活,有时还可伴有严重并发症,并有一定的传染性,应积极预防。

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是什么?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人类最常见的传染病之一,多发于冬春季节,多为散发,且可在气候突变时小规模流行。主要通过患者喷嚏和含有病毒的飞沫传播,可经污染的手和用具接触传播。可引起上感的病原体大多为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多种类型病毒,同时健康人群也可携带,机体对其感染后产生的免疫力较弱、短暂,病毒间也无交叉免疫,故可反复发病。

四、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有病因有哪些?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约有70%-80%由病毒引起,包括鼻病毒、冠状病毒、腺病毒、流感和副流感病毒以及呼吸道合胞病毒、埃可病毒和柯萨奇病毒等。另有20%-30%的上感为细菌引起,可单纯发生或继发于病毒感染后发生,多见口腔定植菌如溶血性链球菌,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和葡萄球菌等,偶见革兰氏阴性杆菌。但接触病原体后是否发病,还取决于传播途径和人群易感性。

五、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病机制是什么?

各种可导致全身或呼吸道局部防御力降低的因素,如受凉、淋雨、气候突变、过度劳累等,使原先存在于上呼吸道或外界侵入的病毒和细菌迅速繁殖,或者直接接触携带病原体的患者,由喷嚏、空气以及污染的手和用具诱发本病。老幼体弱、免疫力低下或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如鼻窦炎、扁桃体炎者更易患本病。

六、上呼吸道感染的病理改变有哪些?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时组织学上可无明显病理改变,亦可出现上皮细胞损伤。可有炎症因子参与发病,使上呼吸道黏膜血管充血和分泌物增多、单核细胞浸润、浆液性及黏液性炎性渗出。继发细菌感染者可有中性粒细胞浸润及脓性分泌物。

七、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上有哪些类型?

(一)普通感冒为病毒引起,俗称“伤风”,又称急性鼻炎可上呼吸道卡他。起病较急,主要表现为鼻部症状,如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也可表现为咳嗽、咽干、咽痒或烧灼感甚至鼻后滴漏感。咽干、咳嗽、鼻后滴漏与病毒诱发的炎症介质导致的上呼吸道传入神经高敏状态有关。2-3天后鼻涕变稠,可伴有头痛、咽痛、流泪、味觉迟钝、呼吸不畅、声音嘶哑等,有时可由于咽鼓管炎致听力减退。严重者可有发热、轻度畏寒和头痛等。体检可见鼻腔黏膜充血、水肿、有分泌物,咽部可为轻度充血。一般5-7痊愈,伴有并发症者可致病程迁延。

(二)急性病毒性咽炎和喉炎:急性咽炎是由鼻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以及肠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引起。临床表现为咽痒和烧灼感,咽痛不明显。咳嗽少见。急性喉炎多为汉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及腺病毒等引起,临床表现明显声音嘶哑、讲话困难,可有发热、咽痛或咳嗽,咳嗽又可使咽痛加重。体检可见喉部充血、水肿,局部淋巴结轻度肿大和触痛,有时可闻及喉部的喘息声。

(三)急性疱疹性咽峡炎:表现为明显发热、咽痛,病程约1周左右,是由柯萨奇病毒A引起,多发生于复季,主要为儿童多发,偶见于成人。查体可见咽部充血,软腭、悬雍垂、咽及扁桃体表面有灰白色疱疹及浅表溃疡,周围伴有红晕。

(四)急性咽结膜炎:多发生于复季,儿童多见,主要由游泳传播。病原体主要为腺病毒、柯萨奇病毒。临床上表现为发热、咽痛、畏光、流泪等。查体可见咽部及结膜充血明显。病程约4-6天。

(五)急性咽扁桃体炎:该病起病较急,咽痛明显,伴有发热、畏寒,体温可达39℃以上。病原体主要为溶血性链球菌,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和葡萄球菌等。查体可见咽部充血明显,扁桃体肿大和充血,表现可有黄色脓性分泌物,有时伴有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而肺部查体无异常体征。

八、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并发症有哪些?

少数患者可并发急性鼻窦炎、中耳炎、气管---支气管炎,以咽炎为表现的上呼吸道感染部分患者可继发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风湿热、肾小球肾炎等,少数患者可并发病毒性心肌炎。应予警惕。其中病毒性心肌炎常见于上呼吸道感染时不休息、反复上呼吸道感染者,病情呈隐匿发展,可并发猝死,是并发症中最凶险的一种。对于有心脏病家族史者,在上呼吸道感染开始后的第14日可检查心电图与心肌酶谱,力求早期发现与治疗。急性肾炎常发生在上呼吸道感染开始后的第14日前后,与机体对链球菌的免疫反应有关,常见症状有头痛、下肢或面部水肿、尿少等,需要检查尿常规等进一步确诊。老年人有慢性支气管炎等慢性肺部疾病时,病原体可沿气管--支气管向下蔓延,发展成下呼吸道感染。如出现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此时咳嗽加重、痰多、咳脓痰,甚至出现呼吸急促、口周发青、发热加重等。如果出现以上情况,往往提示感染加重,应及时就医。

九、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应与哪些疾病鉴别?

(一)过敏性鼻炎

起病急骤,表现为鼻粘膜充血和分泌物增多,典型症状主要是阵发性喷嚏,清水样鼻涕、鼻塞、鼻痒、部分伴有嗅觉减退,无发热,咳嗽较少,多由过敏因素如螨虫、灰尘、动物毛皮、低温等刺激引起。如果脱离过敏原,数分钟至1--2小时症状即可消失。检查可见鼻粘膜苍白、水肿,鼻分泌物涂片可见嗜酸粒细胞增多,皮肤过敏试验可明确过敏原。

(二)流行性感冒

为流感病毒引起,可为散发,时有小规模流行,病毒发生变异时可大规模爆发。起病急,鼻咽部症状较轻,但全身症状重,伴高热、全身酸痛和眼结膜炎症状。取患者鼻洗液中粘膜上皮细胞涂片,免疫荧光标记的流感病毒免疫血清染色,置荧光显微镜下检查,有助于诊断。近年来已有快速血清PCR方法检查病毒,可供鉴别。

(三)急性支气管炎

表现为咳嗽、咳痰,血白细胞可升高,鼻部症状较轻,X线胸片常见肺纹理增强。

(四)急性传染病前驱症状

很多病毒感染性疾病,如麻疹、脊髓灰质炎、脑炎、肝炎和心肌炎等疾病前期表现类似。初期可有鼻塞、头痛等类似症状,应予重视。但如果在一周内呼吸道症状减轻反而出现新的症状,需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以免误诊。

十、如何鉴别上呼吸道感染是病毒感染还是细菌感染?

如为病毒感染所引起,血常规往往表现为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而淋巴细胞比例增高。如为细菌感染引起,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胸部X线检查未见异常,如并发急性气管--支气管炎,胸部X线检查可出现肺纹理增粗。

十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原体以病毒最多见,占原发性感染的90%以上.常见的病毒有鼻病毒、柯萨奇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发生上呼吸道感染后,如果好好休息、多饮水,一般在1周左右能自愈。病毒感染之后,人体呼吸道黏膜失去抵抗力,如果治疗护理不当,细菌可乘虚而入,并发较严重的化脓性感染,如咽后脓肿、腭扁桃体脓肿、急性鼻窦炎、急性中耳炎、急性气管支气管感染、肺炎等。如果感染通过血液循环播散于全身各处,可并发脓毒血症及其他器官化脓性病变。因此,在上呼吸道感染初期就应该积极治疗,防止并发症的发生。特别是对儿童、老年人及体弱者,更应该积极治疗。由于目前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一般无需应用抗病毒药物。病情较重或发热者,或年老体弱者应卧床休息,忌烟,多饮水,室内保持空气流通。如有发热、头痛,可选用解热止痛片如复方阿司匹林、去痛片等口服。对有急性咳嗽、鼻后滴漏、咽干的患者,可给予伪麻黄碱治疗以减轻鼻部充血,或可用1%麻黄素滴鼻。咽痛可用消炎喉片含服,局部雾化治疗。对于免疫缺陷患者,可早期使用有较广抗病毒谱的利巴韦林和奥司他韦治疗,可缩短疗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一般无需使用抗生素,如有白细胞升高、咽部脓苔、咯黄痰等细菌感染证据,可根据当地流行病学史和经验选用口服青霉素、第一代头孢菌素、大环内酯类药物。









































白癜风治疗
全国治疗白癜风最好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lmpbc.com/nycs/72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