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这些法律常识你必须知道
点击上面的蓝字 医院内跌倒是病人起诉护土的常见原因。遇到这种情况时,院方必须拿出足够的证据证明这种伤害并非由于护士的疏忽而造成,否则护士将承担法律责任。
分析许多法律诉讼的案例,提示我们评估病人是否有摔倒的潜在危险,并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是非常重要的。例如:一位40岁的先生在局麻下行头部囊肿手术,护士离开他去送手术车时,病人失去意识摔倒了,头部撞到了墙上,这就是护土的责任。
因此,护土应在病人的护理记录中,详细记录为保护病人而采取的一切措施,如:告知病人不能下床,或将病人转至距护士站较近的病房等。
没有执行医嘱或议定书 如果护士没有执行医嘱或议定书,那么你就极易被起诉。如果你对某个特别医嘱或议定书有疑问,你应向下医嘱的医生或护理管理人员讲清楚,引起他们的注意,千万不要随意变动、更改或不执行。执行医嘱并将其记录下来以保护自己。用药错误药物管理和使用是一个充满潜在危险的领域,引起的法律方面问题也是举不胜举。一方面,护士须保证使医院有关药物管理的政策和程序一致;另一方面,执行了错误的医嘱,并不能受到保护而逃避责任。护士对自己的行为造成的后果是负有责任的。护士的职责要求对医嘱进行查核,执行正确的医嘱,同时必须熟悉和了解对患者所使用的药物。
不能正确使用设备 护士对设备也有责任进行合理使用。医院安装的新设备或更新的仪器,护士需要熟悉并获得必要的培训。律师在申诉时要弄清设备使用的情况。如果护士在不应该使用的情况下使用该设备,则这种情医院起诉的关键证据。异物遗留在体内 异物遗留在体内主要是手术室护士和与侵袭性诊疗操作有关的护士所面临的问题。医院通常有清点手术物品的规定和步骤,遵守这些规定并认真记录非常重要,因为这些记录在审判时都可以作为证据。没有提供足够的监护 没有提供足够的监护也是医疗差错诉讼的一个常见原因,而且医院的每一个环节。如果有特殊监护的医嘱,护士要让医生确定频率(医院规章里有所提供),而且完整记录监护和所有介入情况。缺乏交流 护士和病人之间以及护士和其他医务人员之间的交流对保障病人健康非常必要。护士需要及时地传达病人的病情和执行的医嘱情况,但在病人未诉说和医生未指示的情况下造成的错误,护士不负责任。此外,有同胞在实际工作中,总结出了一些医疗争议与法律问题,希望大家以此为鉴,防范于未然!
1、独立完成护理活动时,应明确自己的职责范围及工作单位的工作要求,超出自己职能范围或没有遵照规范要求,而对病人产生伤害,护士负有不可推卸的法律责任。
2、委派别人实施护理时,要考虑被委托人有无担负此项工作的资格、能力及知识,否则由此产生的后果,委派者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3、书写临床护理记录时,应及时、准确、完整,如发生医疗纠纷,完整、可靠的护理记录可提供当时诊治的真实经过,是重要的法律证据或线索,如果护理记录丢失、涂改、隐匿、伪造或销毁,都是违法行为。医院,曾有一3岁患儿死亡,家属提出是输液速度过快引起的肺水肿所致,后做医学鉴定,确定死因系脑膜脑炎引起的呼吸衰竭。医院将当时的输液卡提交给法院作为辩解的依据,输液卡上有输液时间和输液量,以此来计算输液速度符合规范,由此,医院无过错。
4、病人死亡后,护士应6小时内做好详细准确的记录,特别是病人的死亡时间。如病人同意尸检,捐献自己的遗体或组织器官时,应有病人或家属签字的书面文件。如病人在紧急情况下住院,死亡时身旁无亲友,其遗物至少有2人在场的情况下共同清点、记录,并交病房负责人妥善保管。
5、限用药、毒麻药品的管理,主要指安定、哌替啶及吗啡等药物,临床上用于术后、晚期癌症及一些危、急病人的对症治疗。管理时必须专柜上锁,班班交接签字。
6、护士的非法执业问题。如执业证没有及时延续注册到过期,或执业地点变更不及时等非法执业问题。
这些问题的出现,我们不仅要吸取教训,防范于未然,还需认清现状,采取对策。
1.护理人员法律意识现状及产生护理法律纠纷的常见原因
1.1医疗差错事故与护士的关系
在医疗过程中,医疗人员特别是护士与患者交流、接触机会最多,时间最长。据美国相关调查结果显示,在医疗差错事故中医生占38%、药师占11%、护士为38%,在其他人员造成的3~5%的医疗差错中有2%来源于护士。这就表明护士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率高于医生和其他人员。可见医疗纠纷与护理差错事故有密切联系。
1.2护理教育课程设置中缺乏法律意识
在我国护理基础教育中,中专教育法学课程只占全部学时的2.91%,主要讲授法律基础知识,没有与职业有关的法律知识培训内容。通过对昆医大附二名护理人员知识了解程度的调查显示:护理人员现有的法律知识主要来源于学校教育,34.6%的人采取了自学的方式,4O%的人通过法律知识讲座了解到部分法律知识因此,护理基础教育中法律知识不足是护士法律知识缺乏的重要原因医学
教育网整理。
1.3患者的意识增强
不少患者和家属不顾医疗服务属于特殊消费,把自己放在商品消费的位置上,表现为过度。但大多数护士忽视和缺乏法律知识,法律观念淡薄,不懂得维护护患双方的权益,特别是患方的权益。不懂得自己履行的义务职责与法律的关系,未将自己的工作责任与法律责任联系在一起,因此在护理工作中言行不慎、做事不讲方法,导致护理纠纷发生。
1.4护士素质低、责任感不强
护理纠纷发生往往与护士的素质和能力有着直接联系。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工作不细心是发生法律纠纷的主要原因之一。从55起护理差错分析中发现,护理工作时间短者容易发生差错。主要是因为年轻的护士工作计划差,忙中出错,容易受到外界干扰,忙中凭印象治疗、护理。
1.5护士证据意识差
对名护士证据意识的调查,发现护士证据意识仍薄弱,难以应对“举证责任倒置”的新形式。护理文书是患者获得救治的真实记录,是患者病情的反应,是一旦发生医疗事故、纠纷处理中的法律依据。主要是依据记录的正确性,特别是涉及某些医患纠纷的案件时,医医院、医生与护士最关键的证据。护理记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传统护理记录模式的缺陷,医护之间沟通不足导致护理病历与医疗病历记载不相符合口以及护士自身素质不高,记录时表达欠准确或漏记、多记等,都使护理病历记录的证据作用大打折扣。
2.应对措施
2.1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强化法律意识
护理人员应积极主动地应用法律手段维护护患双方的合法权益,认真学习相关医疗法规,自觉规范护理行为,强化依法行医法规,自觉规范护理行为,强化依法行医观念。在不违背法律、法规、规章的基本原则,根据本单位情况制定的用于指导规范护理行为的护理常规、规范。只要知法、懂法,才能依法、守法,并将掌握的法律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尊重患者权利,并运用法律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2.2加强工作责任心
随着护理工作范围的不断扩展和患者需求的提高,护士只有不断学习人文学科、心理学等知识,苦练操作技术,才能取得患者的信任和配合。在工作中严格执行各项查对制度、严格交接班、严格执行医嘱、定时巡视病房,认真执行各项操作规程,严格遵守劳动纪律,杜绝因疏忽而造成的医疗事故。树立以患者为中心、“患者至上”的服务理念医学
教育网整理。站在社会、患者的立场上进行换位思考,确立以患者满意为中心的质量标准,同时还应在服务中强调患者自我照顾能力即自身服务。把以患者为中心的宗旨贯彻于护理实践中,为患者提供全程的、全员的、全面的一流服务。
2.3维护、尊重患者的权利
患者的生命健康授权法律保护,医生无权终止治疗,护士无权终止执行医嘱或对其停止实施护理。护士应尽最大努力、最大限度减轻患者的痛苦,挽救生命,维护患者的生命健康权,尊重患者的隐私权及知情权。由于护士与患者接触的机会最多、时间最长,护士在与患者交流中常可能会涉及患者的隐私。作为护理人员必须清楚自己的职业权限,应为患者的隐私保密,不议论隐私及擅自公开患者的健康状况。在进行护理操作时注意遮挡患者,尤其是在擦浴、导尿、更衣时。尽量告知患者目前的病情及预期进展,有无生命危险,目前所做的治疗和检查情况,诚实回答患者家属的提问。重视患者签字同意的权利,如输血同意书、术前同意书等,尽量让患者自己签字,如患者自己不能签字应让患者家属授权委托书。
2.4规范护理文书
护理文书是严肃的法律性文件。我们应从法律角度规范护理文书的书写,必须遵照科学性、真实性、及时性、完整性,与医疗文件同步的原则,禁止漏记、错记、涂改、删除、丢失、主观臆造、随意纂改等。
2.5加强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培训和强化自身素质修养
在护理工作中,建立各种规章制度,改善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思想,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在与患者的交往中,护理人员要真正做到热情、关心、同情,尊重人格、尊重患者的权利和利益,一视同仁。世界护理学会提出:护理工作中蕴涵着尊重人的生命、尊严和权利,而且不论国际、种族、血统、肤色、年龄、性别、政治或社会地位均获得同等尊重。要讲究语言的艺术性与技巧性,加强巡视和观察,对患者的需要给予及时的帮助,对某些患者过激的语言和行为,应心平气和地解释、安慰,以实际行动感化他们,增强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亲切感和安全感,以提高护理人员在患者心目中的地位。
2.6加强护理管理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不仅要加强对护理人员的规范管理,更要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进行有效的监督检查。护理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为患者服务,牢固树立“患者第一”的服务意识,医院的知名度,改进服务质量,医院的信任度,从而避免护患纠纷的发生。
更多精彩阅读:
宝宝的血液分析报告,值得收藏!
患者有高钾血症,你慌了吗?
雅苑学术第1期丨湖南省专科护士培训体系的构建及管理实践
综合网络资料整理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lmpbc.com/nyyf/11588.html
- 上一篇文章: 带状疱疹,你了解吗
- 下一篇文章: 男子患病毒性脑膜炎险丧命竟是因被鸽子粪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