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多科学家研究表明岩藻多糖具有明显的抗病



岩藻多糖对艾滋病毒、人乳头瘤状病毒、流感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烟草花叶病毒、柯萨奇B病毒等均有抑制作用。岩藻多糖可以通过干扰病毒的生活周期或提高宿主的免疫应答反应提升其清除病毒粒子的能力。不同病毒粒子的生存周期不尽相同,但都包括吸附、侵入、脱壳、合成、包装、释放等主要的感染步骤。不同来源和结构的岩藻多糖可以在病毒感染的不同阶段抑制其增殖。一、抗HSV单纯性疱疹病毒根据其抗原不同分为HSV-1型和HSV-1型,可以引起人体多个部位和组织发生病变。Feldman等从黏膜藻中获取的多糖组分具有极好的抗HSV-Ⅱ活性,其IC50在0.5-1.9ugmL,能有效减少病素蚀斑的产生,抑制病毒生成。Lee等从裙带菜中提取出岩藻多糖,其岩藻糖和半乳糖组分的摩尔比为1.0:1.1,硫酸酯取代度为0.72,该多糖在体外具有极好的抗HSV-Ⅰ和HSV-Ⅱ病毒活性。Hayashi等也从裙带菜中获取岩藻多糖,经过体内研究实验表明,口服给药能有效预防HSV-Ⅰ感染引起的小鼠死亡。国内学者从裙带菜中提取的硫酸酯化多糖UPP1及纯化多糖UPP2对HSV-Ⅱ引起的细胞病变有很明显抑制作用,同时具有很好的抗HSV-1作用,为新型抗HSV药物提供了候选化合物。目前关于岩藻多糖等褐藻多糖抗HSV作用的机制尚不清楚,但可能与褐藻多糖的类肝素结构及负电荷属性有关。HSV附着在细胞表面糖蛋白硫酸乙酰肝素和包膜糖蛋白C之间,这种细胞病毒复合体的形成是由多糖中的阴离子(主要是硫酸根)、糖蛋白上的碱性氨基酸和非离子型的疏水性氨基酸穿插在糖蛋白结合区形成的。岩藻多糖的抗病毒活性可能是基于类似的复合物占据了病毒与受体细胞结合的部位,从而阻止细胞病毒复合体的形成。二、抗流感病毒Jiao从泡叶藻中提取的4个多糖成分均有明显的抗HIN1病毒活性,且随硫酸根含量的增大活性增强。将聚甘露糖醛酸进行酸解可以获得小子质量较低的寡聚甘露糖醛酸,其中分子质量在5ku以下的寡聚甘露糖醛酸具有较好的抗甲型HINI流感病毒在体内外感染和增殖的作用。三、抗HPVHPV感染人体后,可引起多种病变,其中宫颈癌就是由高危型HPV持续感染引起的。硫酸酯化的褐藻多糖具有良好的抗病毒和抗肿瘤活性,已经发展成为新型抗病毒药物,Nobre等从马尾藻中提取的硫酸酯化多糖能显著抑制HeLa细胞(HPV转化细胞模型)的增殖。Stevan等的研究显示,海藻多糖能显著促进HeLa细胞形态的改变,在治疗HPV引起的宫颈癌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Buck等利用HPV16体外假病毒感染模型,对多种褐藻多糖进行活性筛选,发现硫酸化褐藻多糖及少量非硫酸化多糖具有良好的抗HPV活性,其中非硫酸化褐藻胶的半数抑制浓度为18ug/mL,含有硫酸根的岩藻多糖的为1.1ug/mL,说明硫酸根在抑制HPV活性中起重要作用。Jonson开展的体内抗HPV研究表明,类肝素药物具有抗HPV作用,其作用机理可能与细胞表面受体硫酸肝素蛋白聚糖(HSPG)的竞争性结合有关。四、抗HIV艾滋病(AIDS)是由艾滋病毒(HIV)感染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行,因无有效的治疗手段其致死率极高。Beress等用热水从墨角藻中提取并经进一步纯化后得到硫酸化的褐藻胶多糖,发现该多糖能通过抑制HIV诱导的合胞体的合成和HIV逆转录酶的活性起到抗病毒作用。Queiroz等从多种褐藻中分离得到褐藻胶和岩藻多糖其中褐藻胶在低浓度时能有效抑制逆转录酶活性,从而抑制HIV的复制。进一步研究发现岩藻多糖对HIV逆转录酶的特异性识别与岩藻糖的糖环结构、空间构象及电荷含量均有关。五、抗其他类病毒岩藻多糖等褐藻多糖具有广泛的抗病毒活性,能抑制HBV的DNA聚合酶,对乙肝病毒也有很好的抑制作用,Hidari等发现岩藻多糖和褐藻多糖硫酸酯均具有抑制登革2型病毒感染的活性,当褐藻多糖的羧基还原成羟基时,其抑制病毒活性消失。岩藻多糖的活性随着其硫酸根的减少,抗病毒活性降低。李波等发现从渤海湾海带中提取的岩藻多糖具有抗RNA病毒和DNA病毒的作用,对柯萨奇病毒B3(CVB3),脊髓灰质炎病毒1(PV3)、腺病毒II型(Ad3)、埃可病毒VI(ECHO6)等引起的细胞病变都具有保护作用。总结21世纪是海洋世纪,海洋已经成为人类新的食源和药源宝库。岩藻多糖是种重要的多功能海洋源生物活性物质,已经成为人类战胜疾病的有力武器随着提取、分离、纯化、理化改性等技术领域的不断进步,岩藻多糖的健康功效将得到进一步澄清,基于岩藻多糖的抗菌、抗病毒、抗肿瘤、促愈合产品将展现出广阔的市场前景。

============================

免责声明

本文系田园耕读社订阅号编辑转载于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秦益民教授撰写的《岩藻多糖的功能与应用》,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我们尊重原创者,版权归原作者和媒体所有,在此向原创者表示感谢;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平台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文章版权归原文作者,田园耕读社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mpbc.com/nyyf/131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