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8日山东省神经科沙龙暨神经
病毒性脑炎的诊治进展
讲者简介:
王翠兰教授: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感染与脑脊液细胞学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神经感染专委会委员,山东省医学会神经内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讲座摘要
一、评估可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
(1)评估临床特征;
(2)脑脊液分析;
(3)血清检查或活检;
(4)神经影像学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定义
(1)脑病:
①精神状态改变的临床症状(意识减低或认知改变,人格或行为的改变);
②有系统性感染、代谢紊乱、遗传性代谢脑病、毒物、缺氧、创伤、血管炎或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病因。
(2)脑炎:
①大脑的炎症;
②依靠严格的病理诊断,但是也常常应用替代性临床标记物,包括脑脊液的炎性改变或影像上的脑实质炎症;
③病毒、小的胞内细菌或寄生虫等直接侵犯脑实质的病因;
④无直接大脑感染的情况下,如ADEM或抗体相关性脑炎。
(3)可疑脑炎:
①有脑实质病变的症状或体征,如局灶性神经系统体征、癫痫发作、意识减低,常伴有发热、神经影像学病变及神经生理学检查;
②脑脊液白细胞数≥5×10^6/L3;
③排除其他引起脑实质病变的疾病。
(4)可疑细菌性脑膜炎:
①与脑膜炎相符的症状或体征,如发热、头痛、恶心呕吐、颈项强直和对声光等敏感;
②缺少与脑炎相符的症状或体征;
③脑脊液白细胞数≥5×10^6/L3。
三、急性病毒性脑炎的病因
(1)散发性;
①疱疹病毒
A、疱疹病毒1型:最常引起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
B、疱疹病毒2型:在成人最多见的是复发性无菌性脑膜炎,多发生于免疫功能不全者,也可引起脊神经根炎;
C、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多见于感染后小脑炎或急性感染性脑炎及血管炎,多合并大脑中动脉血管炎,容易出现大脑中动脉分布区脑梗死;
D、E-B病毒:条件性致病病毒,多见于免疫功能不全者如肿瘤患者和长期使用激素的患者等;
E、巨细胞病毒:条件性致病病毒,多见于免疫功能不全者,出现视网膜炎或脊神经根炎,是中性粒细胞性脑脊液伴葡萄糖减少;
F、人类疱疹病毒6型和7型:儿童红疹后热性抽搐,引起免疫功能不全者脑炎。
②肠道病毒
A、肠道病毒70
B、肠道病毒71:手足口病伴无菌性脑膜炎,脑干脑炎,脊髓炎;
C、脊髓灰质炎病毒:婴儿瘫;
D、双埃可病毒.
③副粘液病毒:
A、麻疹病毒:由于疫苗的接种现已少见,表现为急性或亚急性脑炎;
B、腮腺炎病毒:在副粘液病毒中最多见,2较为多见,可以表现为腮腺炎,睾丸炎,胰腺炎。脑炎症状不是很重,但头痛,意识障碍比较明显。可出现在腮腺炎之前或之后。其他比较少见的散发性病毒有:流感病毒,腺病毒,风疹病毒等。
(2)虫媒传播
①西尼罗河病毒性脑炎:多见于北美、南欧、中东和中亚地区,伴有迟缓性瘫痪和帕金森样运动障碍。
②日本脑炎:亚洲多见,伴有迟缓性瘫痪和帕金森样运动障碍。
③蜱媒病毒性脑炎:有去森林等地的旅行史,被蜱虫叮咬,多出现脑炎伴有上肢瘫
④登革热病毒性脑炎(1-4型):引起发烧,关节痛,出疹,出血性疾病,有时伴有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
四、流行病学
(1)西方总发病率0.7-13.8/10万人,其中成人0.7-12.6/10万人,儿童10.5-13.8万人;
(2)单纯疱疹病毒脑炎:是最常见的病毒性脑炎,发病率在1/50万到1/25万,有青年和老年两个年龄段常见,约90%由单纯疱疹病毒1型引起,约10%由单纯疱疹病毒2型引起。
(3)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性脑炎:是相对比较常见的病毒性脑炎,常见于自身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
(4)肠道病毒:常引起无菌性脑膜炎,有腹泻病史,腰穿后症状有明显改善
(5)其他原因引起的脑炎:边缘性脑炎,NMDA受体相关脑炎,电压门控钾离子通道受体脑炎等。
五、临床特点
(1)感染性脑炎经典的临床特点:发热、意识障碍、头痛,常伴有高热、恶心呕吐;
(2)其他少见的症状有定向力障碍(76%)、言语障碍(59%)、行为改变(41%),约1/3的患者有癫痫发作。
六、询问病史时的注意事项
(1)近期有无发热或感冒样症状?
(2)有无行为或认知改变、人格及意识改变?
(3)癫痫发作?
(4)局灶性神经系统症状?
(5)皮疹?
(6)周围密切接触者有无发病?
(7)旅行史?
(8)近期疫苗接种史?
(9)动物接触史?
(10)疫水接触史?
(11)蚊子或蜱虫暴露史?
(12)已知的免疫功能不全?
(13)HIV感染高风险因素?
七、诊断
1、PCR技术检测脑脊液中病毒RNA或DNA;
2、免疫抗体检测:IgM一般感染后5-7天增高,大部分病人IgM4周以内消失,IgG一般10天以后增高,可持续数月至数年。初发患者首次检查阴性,建议多次送检。注:所有怀疑病毒性脑炎的患者都应行脑脊液PCR检测,尤其是HSV-1或HSV-2,带状疱疹病毒,肠道病毒。因为临床上所见到的90%的病毒性脑炎是由这3种病毒所引起的
3、脑脊液:病毒性脑炎患者早期可正常;主要异常改变是细胞增多、蛋白增多、葡萄糖含量可轻度降低(30-50mg/dL),尤其是巨细胞病毒感染时;细胞可以是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混合,早期可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可以出现轻度混合细胞反应(比例不超过10%),但是乙脑的混合细胞反应可持续2-4周,蛋白不超过mg/dL。
4、EEG:弥漫性背景慢节律;局部慢节律或局部尖-棘波样改变。不伴脑炎的发热、头痛也可以引起脑电图改变,并非常规行EEG,只有伴有意识、行为改变、癫痫发作的才可以去做。
5、影像学技术
(1)CT:典型的脑炎表现出现在发病后5-7天,注意复查
(2)MRI:病毒性脑炎首选,敏感性强,可早期发现
①早期可见扣带回和颞中回:T1主要看有无沟回的水肿,T2及FLAIR主要看有无高信号;
②DWI对早期病变最敏感;
③MRI上所见的异常改变具有高度特异性:双侧颞叶不对称病变,可累及颞叶内侧面,岛叶,海马等,颞中回、岛叶和额叶异常改变,基底节亦可见异常改变: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两侧不对称,“底节回避”现象即基底节不受累。
乙脑:双侧丘脑损害为主。
边缘性脑炎:肿瘤相关,两侧基本对称,主要是精神行为异常。
NMDA受体相关性脑炎:青年女性多见,一般不发热,1/3~2/3的患者可伴有畸胎瘤。精神症状非常突出,MRI不典型,可在额叶、枕叶、颞叶内侧面出现多发、散在、小片状的病灶,T2上呈高信号。
钾离子通道受体相关性脑炎:病灶多数为对称性。
ADEM:多为对称性,白质受累,也可出现底节受累,也可伴沟回病灶。
Wernike脑病:维生素B1缺乏,可有丘脑内侧面对称性改变,可出现中脑导水管综合征。
渗透性脱髓鞘综合征:低钠患者补钠过快可出现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有底节脱髓鞘样改变。
CJD:有精神症状,痴呆,肌阵挛,有大脑皮层的“花边征”,也可伴有底节异常改变,脑电图有周期性三相波。
八、鉴别诊断
(1)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为一种与影像学表现相对应的潜在可逆性神经毒性状态,是由高血压所致毛细血管床损伤导致的高灌注和脑水肿。影像上表现为累及皮层及皮层下白质的病灶,常见于枕叶(98%)、额叶(68%)、颞下回(40%)和小脑(32%)。
(2)低血糖性脑病:高选择性导致皮层和尾状核神经元坏死,T2可见双侧皮层、海马后部和基底节对称融合的病灶,但不累及皮层下白质。DWI可见病灶高信号,内囊区也可见异常信号。
(3)CJD:表现为急性进展性痴呆,MRI、EEG和脑脊液中14-3-3检测有助于诊断。DWI可见皮层灰质、纹状体、和丘脑高信号,这对于诊断具有特异性。
(4)渗透性脱髓鞘综合征:脑桥或脑桥外脱髓鞘,亚急性期可见对称性T1低信号和T2高信号。
(5)Wernicke脑病:继发性维生素B1缺乏导致,急性意识改变起病,典型的眼外肌麻痹、步态异常和感知觉异常三联征仅见于16-38%的患者。对于酗酒者,MRI可见丘脑内侧、松果体、中脑导水管和第四脑室底典型异常信号;而脑干神经核团、尾状核、胼胝体压部和大脑皮层的病变,常见于非酗酒者。
(6)ADEM: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发热、意识改变、多灶性神经系统病变。MRI于发病后5-14天可见广泛白质和深部灰质(丘脑、基底节)的病变。
九、治疗
(1)对于确诊的单疱病毒脑炎应该持续静脉阿昔洛韦抗病毒治疗14-21天,直至脑脊液中疱疹病毒PCR检测转阴;
(2)对于CSF和/或影像学表现支持病毒性脑炎的患者,或者症状持续加重恶化的患者,可直接经验性应用阿昔洛韦抗病毒治疗;
(3)如果发现患者有肾功能损害,应该对阿昔洛韦进行减量;
(4)对于接诊一周后,影像学上有病变,但是不能诊断病毒性脑炎的可疑患者,可行脑组织活检。
皮肤白癜风北京治疗白癜风最正规的医院转载请注明:http://www.lmpbc.com/nyyf/2092.html
- 上一篇文章: 北京华盛医院是否医保
- 下一篇文章: 河南小儿癫痫病的病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