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医宣教手足口病的症状及护理
病因:
空格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婴幼儿常见的传染病。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主要以柯萨奇病毒A组2、5、13型,以及肠道病毒EV71型。人群对手足口病毒普遍敏感,主要以学龄前儿童为主。
传播途径:
1.接触病人皮肤。
2.通过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等物品。
3.患者喉咙分泌物(飞沫)传播。
4.饮用污染的水。
临床表现:
(一)一般病例表现:
空格急性起病,发热,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疱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痛等症状。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预后良好,无后遗症。
(二)重症病例表现:
空格少数病例(尤其是小于3岁者)可出现脑炎、脑脊髓炎、脑膜炎、肺水肿、循环衰竭等。
护理要点:
1.消毒隔离:一旦发现感染了手足口病,应及时就医,避免与外界接触,一般需要隔离2周,定期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流通,温度适宜。
2、饮食护理:患儿因发热、口腔疱疹疼痛至食欲渐退,易给予患儿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因疼痛剧烈而拒绝进食的患儿可用吸管,禁食辛辣、碱、酸等刺激性食物。
3、皮疹护理:注意保持皮肤清洁,衣着要舒适、柔软,经常更换。
预防措施: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勤通风、晒衣被
健康指导:
1、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餐前便后洗手,勤洗澡。
2、喝开水,不吃生冷食物、剩菜剩饭要加热后食用。
3、家长要经常对孩子居住的房间进行通风换气。
4、尽量少带孩子去拥挤的公共场所,特别是避免与其他有发热、出疹性疾病的儿童接触,减少被感染的机会。
5、注意搞好孩子营养的合理搭配,还要让孩子休息好,适当的晒太阳,增强免疫力。
6、注意家庭室内外卫生清洁。
7、家禽、家畜要圈养,避免人畜混在一起。
8、家长平时要注意观察孩子的身体状况变化,一旦发现孩子有发热、出疹等表现,医院就诊。
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lmpbc.com/nyyf/8101.html
- 上一篇文章: 英蓝幼幼乐幼儿园疱疹性咽峡炎预防小知
- 下一篇文章: 亲亲宝贝警惕宝宝疱疹性口腔炎高发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