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将至,警惕疱疹性咽峡炎
文章来源:整理自儿科时间
疱疹性咽峡炎主要由柯萨奇病毒A组病毒感染所致,高危人群主要是1~7岁的小儿,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夏秋季为发病的高峰期。
临床表现
潜伏期约为2~4天,常突起发热,热度高低不一,最高可达40℃以上,一般持续2~4天,偶可引起热性惊厥。疱疹破溃后会引起咽峡部疼痛或甚「满嘴疼痛」、厌食或拒食,可伴有流涎、呕吐、头痛、腹痛或肌肉痛等症状。
在大多数情况下,疱疹性咽峡炎预后良好的,呈自限性,自然病程一般为4~6天,很少会持续2周,偶尔会并发腮腺炎。
图1咽峡部的疱疹
图2
图3
图4图2~4示手掌、脚底部皮疹
然而,引起疱疹性咽峡炎的病毒除了柯萨奇病毒A组(1~10、12、16、22型,其中A16也是手足口病的主要元凶)外,可能还有B组1~5型(相对少见)和埃可病毒3、6、9、16、17、25、30型参与其中。
台湾的研究还发现约10%儿童发生症状性EV71感染也可表现为疱疹性咽峡炎。而EV71是重症手足口病(可能会发生严重的脑干脑炎和神经源性肺水肿)的极恶元凶。
疱疹性咽峡炎就是手足口病吗?
我们可以看看下图来比较一下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的病原到底有没有区别。
图片来源:《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8版)》P
上图中红色框内的即均可导致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的病毒,有很多重叠交集之处。但是,可以引起疱疹性咽峡炎的病毒并不一定都可以导致手足口病,而手足口病不一定都有疱疹性咽峡炎。
然而,部分手足口病的确可能只表现为疱疹性咽峡炎,而至始至终就是没有出现皮疹。从这个角度来说,疱疹性咽峡炎可能就是手足口病的一种特殊类型,我国卫生部的指南明确指出:无皮疹病例,临床不宜诊断为手足口病。
也就是说,没有出现皮疹而仅有口腔疱疹的,建议诊断为「疱疹性咽峡炎」,如果在此基础上又出现皮疹了,建议诊断为「手足口病」。
如何早期识别重症病例?
疱疹性咽峡炎一般对症处理即可,最最重要的,还是如何早期识别重症病例!
具有以下特征,尤其3岁以下的患儿,有可能在短期内发展为危重病例!
疱疹性咽峡炎可以认为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上呼吸道感染,但传染性很强,流行很快,可视为一种非「流感」却神似「流感」。
疱疹性咽峡炎不一定就是手足口病,但也可认为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手足口病」,时刻应提高警惕,提高早期识别重症病例的能力,EV71感染重症病例甄别的关键是密切观测患儿的精神状态、有无肢体抖动、易惊、皮肤温度以及呼吸、心率、血压等,并及时记录。
参考文献
1.桂永浩,薛辛东,《儿科学》(七八年制,第3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2.王卫平主编,《儿科学》(五年制,第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3.胡亚美、江载芳、申昆玲,等.《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4.卫生部手足口病临床专家组,《手足口病诊疗指南(年版)》
5.卫生部手足口病临床专家组,《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重症病例临床救治专家共识(年版)》
6.WHO():AGuidetoClinicalManagementandPublicHealthResponseforHand,FootandMouthDisease(HFMD)
液体平衡疗法-口服输液,临床广泛应用于感冒、发烧、肺炎等常见疾病,国家发布的53种不需要输液的疾病等。现阶段重点治疗白癜风哪家好北京看白癜风的最专业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lmpbc.com/nyyf/9346.html
- 上一篇文章: 案例分享疱疹性咽峡炎,小儿推拿轻松搞
- 下一篇文章: 疱疹性咽峡炎高发季你应该知道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