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临床面对面出血热肾病综合征一例
作者:医院检验科杨新宏
患者男,35岁,主因发热8天,发现血小板减少1天,于年4月11日入院。
一、病史:
患者8天前受凉后出现发热,当时测体温37.5℃,无畏寒、寒战,偶有咳嗽,咳白色痰,伴头晕,无头痛、视物障碍,无咽痛、鼻塞、流涕,无恶心、呕吐,无腹胀、腹泻,无尿频、尿急、尿痛,无盗汗,无尿色改变,无牙龈出血,无脱发、光过敏,雷诺现象及口腔溃疡。
4天前患者体温较前增高,最高达39.2℃,热前伴有畏寒、寒战,伴有乏力、全身肌肉酸痛,食欲不振,无头痛。
今晨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共3次,非喷射性,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腹痛、腹泻。于我院门诊就诊查血常规:血小板53×10^9/L,其余正常。门诊以“发热待查,血小板减少原因待查”收入院。
二、辅助检查
1.生化:血清总胆汁酸19.80umol/L,ALT.00U/L,AST.00U/L,r-GT90.00U/L;K2.58mmol/L,Na.00mmol/L,CL91.00mmol/L,P0.76mmol/L;LDH.00U/L,CK.00U/L,N端脑钠肽前体pg/ml;Cr.70umol/L,UA.30umol/L,β2-微球蛋白5.54mg/L;D-二聚体12.40ug/ml,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46.94ug/ml;降钙素原1.21ng/ml,CRP27.49mg/L。
2.尿常规:白细胞11.90/ul,尿蛋白+。
3.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ST-T段改变。
4.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抗体IgM弱阳性(±),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抗体IgG阴性(-)。(4月12日检测)
5.Torch定量检查:抗风疹病毒抗体IgM61.10AU/L,抗风疹病毒抗体IgG13.91IU/ml,抗单纯疱疹病毒1+2型抗体IgG24.00COI,余项阴性。
6.EB病毒DNA定量检测:拷贝/ml。
7.骨髓染色体:46,XY[17]。
8.骨髓象:粒、红、巨三系增生骨髓象,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占15%。
9.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抗体IgM阴性(-),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抗体IgG阳性(+)。(4月24日检测)
三、鉴别诊断
1.风疹:患者风疹毒抗体IgM阳性,血小板减少,肝损害,需考虑此诊断;但此病多表现为低热、皮疹、耳后及枕部淋巴结肿大,与之不符。
2.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发热,肝功酶学升高,血小板中重度减少,且此病病初可表现为白细胞数正常,故需考虑此诊断;但此病除发热外,多表现为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咽颊炎、皮疹,与之不符,EB病毒DNA定量检测:拷贝/ml,除外此病。
四、综合各项诊断指标及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诊断:出血热肾病综合征
备注:
出血热肾病综合征(HFRS),又称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本病的主要病理变化是全身小血管广泛性损害,临床上以发热、休克、充血出血和肾损害为主要表现。
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1)白细胞计数:第1-2病日多属正常,第3病日后逐渐升高,可达(15~30)×10^9/L。少数重症患者可达(50~)×10^9/L。(2)白细胞分类:发病早期中性粒细胞增多,核左移,有中毒颗粒。重症患者可见幼稚细胞呈类白血病反应。第4~5病日后,淋巴细胞增多,并出现较多的异型淋巴细胞。由于异型淋巴细胞在其他病毒性疾病时亦可出现,因此不能作为疾病诊断的主要依据。(3)血红蛋白和红细胞:由于血浆外渗,导致血液浓缩,所以从发热后期开始至低血压休克期,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数升高,可达g/L和5.0×10^12/L以上。(4)血小板从第2病日起开始减少,一般在(50~80)×10^9/L左右,并可见异型血小板。
2.尿蛋白:第2病日即可出现,第4~6病日尿蛋白常达+++或++++。突然出现大量尿蛋白,对诊断很有帮助。
3.血液生化检查:
(1)血尿素氮及肌酸酐:多数患者在低血压休克期,少数患者在发热后期,尿素氮和肌酸酐开始升高,移行期末达高峰,多尿后期开始下降。
(2)血酸碱度:发热期血气分析以呼吸性碱中毒多见,这与发热及换气过度有关。休克期和少尿期以代谢性酸中毒为主。
(3)电解质:血钠、氯、钙在本病各期中多数降低,而磷、镁等则增高,血钾在发热期、休克期处于低水平,少尿期升高,多尿期又降低。但亦有少数患者少尿期仍出现低血钾。
(4)凝血功能:发热期开始血小板减少,其黏附、凝聚和释放功能降低。若出现DIC血小板常减少至50×10^9/L以下。DIC的高凝期出现凝血时间缩短。消耗性低凝血期则纤维蛋白原降低,凝血酶原时延长和凝血酶时间延长。进入纤溶亢进期则出现纤维蛋白降解物(FDP)升高。
4.特殊检查:
(1)病毒分离:发热期患者的血清、血细胞和尿液等标本接种Vero-E6细胞或A细胞中,可分离出汉坦病毒。
(2)抗原检查:早期患者的血清、外周血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以及尿和尿沉渣细胞,应用汉坦病毒的多克隆或单克隆抗体,可检出汉坦病毒抗原。常用免疫荧光或ELISA法,胶体金法则更为敏感。
(3)特异性抗体检测:包括血清中检测特异性IgM或IgG抗体。IgM抗体1∶20为阳性,发病第2天即能检出。IgG1∶40为阳性,1周后滴度上升4倍有诊断价值。目前认为核蛋白抗体的检测,有利于早期诊断,而G2抗体的检测,则有利于预后判断。新近国外研究免疫色谱快速试验以重组核蛋白(NP)为抗原来检测患者的IgM抗体5min能出结果,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为%。
(4)PCR技术:应用RT-PCR方法检测汉坦病毒RNA,敏感性高,可作早期诊断。
其他辅助检查:
1.肝功能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约50%左右患者升高,少数患者血清胆红素升高。
2.心电图可出现窦性心动过缓,传导阻滞等心律失常和心肌受损表现。此外高血钾时出现T波高尖,低血钾时出现U波等。
3.眼压和眼底部分患者眼压增高,眼压明显增高者常预示为重症。脑水肿患者可见视盘水肿和静脉充血、扩张。
4.胸部X线约30%患者有肺水肿、淤血表现,约20%患者出现胸腔积液和胸膜反应。
检验视界网河北哪里治白癫风让白癜风患者感受中科魅力
转载请注明:http://www.lmpbc.com/nyyf/9682.html
- 上一篇文章: 妊娠期TORCH筛查指南,TORCH问答
- 下一篇文章: 疱疹性咽峡炎高发期来了,聪明的宝妈学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