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乙型脑炎的预防知识
一.定义: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以脑实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经蚊传播,夏秋季流行。其临床特征为高热、惊厥、意识障碍、呼吸衰竭。重症患儿可留有后遗症。
二.传染源:
为家畜家禽,主要是猪(仔猪经过一个流行季节几乎%的受到感染),其次为马、牛、羊、狗、鸡、鸭等。其中以未过夏天的幼猪最为重要。动物受染后可有3~5天的病毒血症,致使蚊虫受染传播。
三.传播途径:
蚊类是主要传播媒介,库蚊、伊蚊和按蚊的某些种类都能传播本病,其中以三带喙库蚊最重要。蚊体内病毒能经卵传代越冬,可成为病毒的长期储存宿主。
四.易感性:
人类普遍易感,成人多数呈隐性感染,发病多见于10岁以下儿童,以2~6岁儿童发病率最高。近年来由于儿童和青少年广泛接种乙脑疫苗,故成人和老人发病相对增多,病死率也高。男性较女性多。约在病后一周可出现中和抗体,它有抗病能力,并可持续存在4年或更久,故二次发病者罕见。
五.流行特征:
本病流行有严格的季节性,80%~90%的病例集中在7、8、9三个月,但由于地理环境与气候不同,华南地区的流行高峰在6~7月,华北地区在7~8月,而东北地区则在8~9月,均与蚊虫密度曲线相一致。
六.主要症状:
潜伏期一般为10~15天。大多数患者症状较轻或呈无症状的隐性感染,仅少数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表现为高热、意识障碍、惊厥等。
七.防治原则:
乙脑非常险恶,可以造成终生残疾,因此预防非常重要。预防和控制乙脑的主要措施有以下几点:
1.灭蚊、防蚊:要注意杀灭越冬的蚊子和早春的蚊子。
2.做好对猪、马等牲畜的管理搞好家畜棚舍的环境卫生,降低动物圈带病毒率,从而保护易感人群。
3.预防接种:及时注射乙脑疫苗,能提高易感者的免疫力,是预防这种病的最重要措施之一。
4.强身健体:平时要注意增强孩子的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5.开展健康教育普及乙脑的防病知识:要让大家都清楚地知道这种病的预防措施,及时发现患者,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尽量减少乙脑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辽宁治疗白癜风的医院白癜风初期怎样治疗转载请注明:http://www.lmpbc.com/nyyf/994.html
- 上一篇文章: 流行性乙型脑炎基本知识
- 下一篇文章: 手足口病防治常识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