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源人注意福建全省已因此死亡25人



北京哪家白癜风医院治疗效果好 http://www.wxlianghong.com/

注意!注意!

所有罗源人注意!

福建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近日发布全省最新传染病疫情

9月疫情:共死亡25人!

最近这些病千万要当心!

警惕,警惕,再警惕!

据福建省卫计委通报

9月份

福建全省共报告甲、乙类传染病

死亡25人

本月除鼠疫、霍乱、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炭疽、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白喉、血吸虫病、人感染H7N9流感无发病报告外,其余均有报告。

报告发病数居前五位的甲、乙类传染病为:病毒性肝炎、梅毒、肺结核、淋病、艾滋病,占发病总数的97.58%;报告死亡的传染病为:艾滋病、肺结核、流行性出血热。

9月份,全省共报告丙类传染病例,无死亡病例。报告发病数居前五位的病种为:手足口病、其他感染性腹泻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占丙类传染病发病总数的99.81%。

那么问题来了

甲类、乙类、丙类传染病

到底是什么呢?

这些你务必要知道!

什么是甲类传染病?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分甲类、乙类、丙类三类。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城市2小时内,农村2小时内电话报告防疫站。

《新法》规定,乙类传染病中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及甲型H1N1,按甲类传染病处理。

(网络图片,文图无关)

什么是乙类传染病?

乙类传染病是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甲型H1N1流感(原称人感染猪流感)。对此类传染病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和防治方案进行预防和控制。

什么是丙类传染病?

丙类传染病包括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特!别!提!醒!

近期

随着冷空气不断南下

季节交替

天气复杂多变

病毒容易入侵!

划重点!

快速科普!

正值换季

各种疾病及传染病预防方法请查收!

高发疾病预防方法请牢记!

1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一种好发于5岁以下儿童的急性传染病,主要表现在发热、手足口臀部皮疹或疱疹,部分病例皮疹不典型,需仔细观察,个别病例会转为重症。

防病指引:

①在手足口病流行期,爸妈要每天检查宝宝的情况,主要是观察手心、脚心以及口腔有没有异常,体温有没有变化。

一般的手足口病,只需要对症处理,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退烧药、口服补液盐等,在家里加强护理,1~2周就会好。

②在家护理的宝宝时,爸妈也要注意观察病情,如果出现下列任何一种情况,医院就诊:

●持续高烧不退;

●频繁呕吐;

●四肢抖动、无力、抽搐;

●精神差、容易惊醒、烦躁不安;

●呼吸困难、心率增快。

③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避免与其他发热、出疹性疾病的儿童接触。发现孩子有发热、出疹等表现,医院治疗;尽量减少与他人的接触,切勿上学;外出回来后请先清洗手部和面部,再接触孩子。

2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是冬季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流感传播速度快,波及面广,我国虽将该病归于丙类传染病,可是一旦流行,对人民健康及劳动生产力有一定影响,而且对老人、体弱多病者及婴幼儿的威胁较大。

防病指引:

①尽量避免接触出现流感样症状的患者,不得不接触时,可佩戴口罩,以降低感染风险。

②孩子一旦接触了出现流感样症状的患者时,尽量避免用手接触自己的眼睛、口和鼻;同时立即用肥皂或香皂洗手,洗手时要保证揉搓时间,且用流动水冲洗干净。

3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表现为一侧或两侧腮腺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弥漫性肿大,表面发烫有压痛,发病初期还常伴随发热、咽痛、头痛、食欲不佳、恶心等全身症状,张嘴咀嚼及进食酸性食物时疼痛加剧。

病毒还可侵犯各种腺组织或神经系统及肝、肾、心、关节等几乎所有的器官。因此,常可引起脑膜脑炎、睾丸炎、胰腺炎、乳腺炎、卵巢炎等症状。

防病指引:

①为防止流行性腮腺炎局部暴发、降低发病水平,市民朋友应养成良好规律的生活方式、注意均衡营养、保证充足睡眠,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机体防病抗病能力;

②家庭、学校注意室内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家长应及时带适龄儿童接种疫苗,气候变化应注意及时提醒儿童添加衣物避免受凉,目前是疾病流行期避免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

③如出现腮腺肿痛等不适症状,请及时就医并居家隔离休息,直到腮腺肿胀完全消失方可返校上课,尤其强调临床症状虽有所缓解但仍处于传染期的患病学生须按要求隔离期满方能返校上课。

4病毒感染性腹泻

病毒感染性腹泻是由诺如病毒、轮状病毒等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胃肠疾病,主要表现为腹泻和呕吐,在学校、托幼机构、养老机构等集体单位中易发生聚集性疫情。

防病指引:

①洗净双手:吃、做饭前以及如厕后务必洗净双手;

②吃熟食:食物必须煮熟煮透,特别是牡蛎等贝类海产品;

③不喝生水:饮用水要煮沸后方可饮用;

④做好患者管理:一旦发生呕吐、腹泻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居家休息,避免传染给他人。建议患者应居家休息至症状完全消失后72小时,再上学、班;

⑤学校病毒感染性腹泻防范:做好晨检和因病缺勤等日常性防范工作,及时发现病例;提供食品的学校和托幼机构要严格审查从业人员的上岗资格,同时确保食品的安全食用;一旦发现病人要让病人居家或住院隔离;病人呕吐物和粪便要进行消毒处理,清洁人员做好个人防护;病人去过的场所进行消毒。

5风疹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表现为低热、出疹、耳后和颈部淋巴结肿大和结膜炎。如果孕妇感染风疹,将全严重损害胎儿。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季发病最高。

防病指引:预防风疹病毒的关键是减少与风疹病人面对面的接触,不要与风疹病人面对面地谈话。孕妇应尽量避免去公共场所。预防风疹最可靠的手段是接种风疹减毒活疫苗,它不但可以切断风疹病毒传播,降低风疹发病率,减少并发症,而且能控制消除育龄期妇女暴露风疹的危险性,减少先天性风疹综合征的发生。

还要特别注意的是

天气越来越凉了

身边感冒的人可能会增多

提醒大家:注意添加衣物

保持室内通风

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

这可不是一句轻飘飘的提醒~

不要小看流感

真的会中大招的!

从“感冒”到去世只经过了29天

今年初,一篇名为《流感下的北京中年》的2.6万字长文在社交媒体上热传。作者讲述了岳父从流感恶化为肺炎,住进ICU,经历插管、人工肺后,最终去世的故事。

从“感冒”到去世只经过了29天。

12月28日,开始感冒流涕。

12月29日,开始发烧,并开始就医、吃药、输液。

1月3日,拍X光片显示肺部有小部分感染,验血白血球低,心电图基本正常。

1月4日,做CT,化验结果肺部大面积感染。对比36小时前的X光片,病毒扩散迅猛。没有感染甲流或者乙流。可能感染了未知的强病毒。

1月5日,住院,吸氧配合治疗。

1月8日,住进ICU。

1月11日,拍片结果不好,医生决定插管。且依然没有查出老人被什么病菌感染。

1月12日,开始上人工肺进行治疗。

1月22日,再次做CT,医生会诊认为医学上没有继续治疗必要:肺部全部被细菌和病毒感染,呼吸衰竭,肾功能衰竭,肝功能衰竭,消化道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低蛋白,高钾血症,高钠血症。

1月24日,老人离世。

在疾病和死亡面前

人、财、物都显得如此渺小

让网友们心有戚戚然

文中对用到的药物、

医疗仪器等都有介绍

对一些大家可能会有的疑惑

也进行了解释

有备无患,一起再来了解一下~

感冒为什么需要吸氧?

1.感冒只是个撬锁贼,把人体免疫系统的大门打开。

2.肺炎紧跟着冲了进来,把肺部撕得面目全非。

3.肺功能被削弱。呼吸正常的空气,已经不能提供足够的氧气。

4.吸入纯氧,功能受损的肺才能给人体提供最低限度的氧气。

为什么重症感冒病人不能走路?

重症感冒病人若是到了需要吸氧的时候,肺部随时可能不能提供足够氧气,走路是非常危险的。

除了对求医细节进行详尽的描述,作者也多次反省了他们最初面对病情时的不重视:

老人本身的不重视:大冷天开窗、寒夜里不盖被子、患病后不戴口罩、顶着冷风步行往返……

家属们的不重视:没有阻止老人光膀子开窗;没有及时戴口罩,避免家人间的交叉感染;就医时没有及时意识到病情的严重性……

作者在文中援引医生的话称,病毒性肺炎致死率其实并不高,但病毒性肺炎会引起很多并发症,最终死因归于其他病症,病人和家属都不能掉以轻心。

流感和感冒又什么差异?

文章从侧面反映出对流感的科普宣传还需要应该加强,诸如“感冒这么严重啊?”“感冒和流感是不是一回事”,这些不应该成为问题的问题,恰恰是公共卫生意识的短板。

那么究竟感冒和流感有什么差异?小编找来了一组混子曰的漫画,一起了解一下。

小感冒真的能要命!

这次知道了吧,绝不能轻视流感的危害,它可能是致命的,而这一点在公共知识体系中往往存在盲区。

对此,浙江大医院ICU主任黄曼在接受记者的采访时表示,当然会致命!

如果病毒感染后没有及时、有效接受治疗,就会发展为重症流感,威胁生命。

“从作者和网友的反应可以看出来,公众的医学常识还比较匮乏,都觉得小小的感冒怎么会进ICU,怎么会死人呢?其实这种情况每年都会有。”黄主任说,大部分患者都是前期没有重视,才会拖到这么严重。

对抗流感,千万注意下面这几点如何有效抗流感,赶紧看看下面这几点。

戳图↓↓为家人收藏!

传染病并不可怕

只要做到早预防、早治疗

就可以有效地防止传染病的传播

赶紧分享给身边亲朋们

让更多人知道传染病如何预防吧!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lmpbc.com/nyyw/125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