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园地校广播秋冬季预防知识



秋冬季传染病预防须知

进入秋季,气温变化比较大,秋季正处于夏季和冬季之间,夏季和冬季的传染病都有可能在秋季发生,所以说秋季也是多种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初秋时,气温较高,即“秋老虎”天,一些肠道传染病高发,甚至可能爆发流行;到了晚秋,气温逐渐下降,风大干燥,这时是一些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时节。因此,秋季加强传染病的防治,对维护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跟同学们简单阐述几个秋冬季常见疾病的主要症状。

1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

诺如病毒是一组杯状病毒科的病毒,感染主要影响胃和肠道,引起胃肠炎或“胃肠流感”。感染后的主要症状是腹泻、腹痛、恶心、呕吐、发热等,患者通常1-3天即可痊愈,有自限性,成人以腹泻为主,儿童患者先出现呕吐,然后出现腹泻,体弱及老年人病情较重。传染源为患者及隐性感染者;传播途径主要以粪-口途径传播为主,如水源、食物被污染可造成暴发流行,也可通过人-人接触或呕吐物和粪便形成的气溶胶传播,常在学校、托幼机构、养老院、医院及社区等处暴发流行;全年发病,秋冬季较多。有疑似肠道病毒症状者,请主动与老师联络并在家休养一周,以免到校传染他人。

2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发病率高,容易引起暴发流行或大流行。其主要通过含有病毒的飞沫进行传播,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或与被污染物品的接触也可以传播。与普通流感相比,流感的症状重,急起高热、显著乏力,全身肌肉酸痛,而鼻塞、流涕和喷嚏等上呼吸道症状相对较轻。出现发热等症状时应早期隔离,退热后2天,解除隔离。

3水痘

水痘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高度的传染性,主要通过空气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冬春季节为发病高峰,多发生在1~5月份,发病人群以10岁以下儿童为主,常可在聚集的易感人群中形成暴发疫情。水痘的潜伏期通常为2-4周,从病人出疹前2天至皮损全部结痂期间都有传染性。患者隔离至全部结痂或不少于发病后14天。

4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人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症状。少数患者可出现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神经源性肺水肿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可导致死亡。该病传播方式多样,人群密切接触是重要的传播方式,儿童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感染。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故与生病的患儿近距离接触可造成感染。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食物,也可发生感染。隔离患者2周至症状消失。

5红眼病

红眼病即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性眼结膜炎。主要症状是眼部充血肿胀、有异物感,眼部分泌物增多。最常见的传播是手接触眼分泌物,在人与人之间直接接触传播,或通过毛巾、手帕、脸盆、水等接触眼部间接传播。患者需隔离至症状消失。

以上为秋冬季常见疾病,为了加强秋季防病工作,确保同学们健康地生活和学习,学校加强了疾病检查和报告制度,密切







































治疗白癜风用什么药好
白癜风的药物



转载请注明:http://www.lmpbc.com/nyyw/13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