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保健疱疹性咽峡炎的识别与防治
天气逐渐转热,病毒也开始肆意流行,
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进入高发期。
……
娃莫名其妙发起了烧;
嘴巴都长满了“小痘痘”;
喉咙还痛得啥都吃不了...
……
罪魁祸首,就是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到底什么来头?
我们一起来了解下。
疱疹性咽峡炎
战胜的知识你知道
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急性传染性咽颊炎。
传播途径:通过粪便、呼吸道飞沫、接触等途径传播。传染性强,传播快。感染后的症状有哪些?
01
疱疹、溃疡:
孩子的咽喉部会有灰白色的小疱疹,随后这些疱疹会爆开形成溃疡,呈化脓性的白斑。除了孩子的咽喉部之外,软腭、舌头等其他口腔部位也会出现这些疱疹和溃疡,由于这些病症非常的疼痛,有些孩子会有不愿意吃饭的情况,严重的也会出现呕吐、厌食的情况。02
发烧、流口水:
如果孩子突然之间发高烧,体温在24小时到28小时之内一下子上升到39摄氏度到41摄氏度,同时伴有咽痛、流口水等症状,有些孩子还会伴有呕吐、抽搐的现象,那么这时候家长一定要注意,孩子可能患上了严重疱疹性咽峡炎,医院就诊。疱疹性咽峡炎如何治疗?
疱疹性咽峡炎为良性疾病,病程较短,一段时间内可自愈。治疗以解热镇痛、补液等支持治疗为主。●注意口腔护理。嘴巴里有疱疹时会很疼,会影响进食。可以用凉水或冷水漱口,吃一些温凉的流质或较软不需要咀嚼的食物。鼓励患儿多喝水;
●发热一般在2天内缓解,口腔黏膜损害5~6天可缓解。当体温超过38.5℃且精神状态不佳时,可口服退热药物降温;
●持续高热、不能进食的患儿则需要静脉补液支持治疗;
●如患儿精神萎靡、持续高热、抽搐,还需注意重要脏器合并症(心脏、肺、脑损伤),医院就医。
如何区分
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
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的症状大同小异,都会出现发热、口腔内疱疹、咽喉痛、流涎、拒食等症状,流行时间也基本相同。所以家长们经常会把这两个疾病放到一起做比较。
如何预防
我们在行动
对于疱疹性咽峡炎这类的传染病,幼儿园领导和班级教师要双管齐下,以预防为主,开展以下各项应对工作。
组织教职工学习
最近是疱疹性咽峡炎的爆发期,我园组织全体教职工学习疱疹性咽峡炎的相关知识,增强全体教职工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促进幼儿健康发展。
坚持每天晨检
每日晨检要仔细检查幼儿的身体情况,如若幼儿出现疑似病症,要暂缓入园,送医确诊,避免进一步传染。
坚持做好每日卫生消毒工作
做好班级卫生消毒工作,如开窗通风,桌面消毒、高温消毒幼儿入口物品等,利用日光、消毒灯、消毒剂消毒幼儿所有接触到的物品。
左右滑动
转载请注明:http://www.lmpbc.com/nyyw/14864.html
- 上一篇文章: 家长们注意,疱疹性咽峡炎高发期来了
- 下一篇文章: 转给家长星航幼儿园温馨提示幼儿疱疹性